1/6
揭秘上海红色金融史:党领导上海金融战线革命斗争的五个特点
东方网2021-04-30 13:45:37

提及红色金融,大家更为熟知的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在苏区成立银行、发行货币、发行公债等一系列金融活动。然而你知道吗?在党的“初心之地”,上海解放前后和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金融战线曾有过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这也是一段鲜为人知、却极有研究价值的历史。在上期文章中,我们位大家揭秘了党领导金融革命斗争的三条战线。经过进一步的史料挖掘,我们将党领导上海金融革命斗争的经验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金融业是党最早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域之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帮助下,上海建立了一批工人组织。其中,1922年9月16日成立的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是上海金银业出现的首个工会性质的组织。同年10月,在俱乐部主任张人亚的领导下,上海金银业工人发起大罢工,要求承认工人俱乐部、增加薪资、减少学徒年限。这场前后持续了28天的罢工,有2000余人参加,在上海甚至全国都产生了很大反响,令全国工人群众看到了团结和斗争的力量,提高了阶级觉悟。张人亚当时是一名银楼工人,1921年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在1922年11月入党,是上海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

张人亚

二、金融业是最早成立党组织的领域之一

1921年底,上海成立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上海地委),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组织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到19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已建立26个支部,党员297人。而就在党成立初期的这段时间,中共党组织在上海金融业职员的进步分子中逐步建立了影响,金银业、银行业的进步青年纷纷入党,上海的金融业党组织开始建立。可以说,上海金融业是最早成立党组织的领域之一。

1925年的上海区委组织系统表。来源:《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通过查阅《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以及《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全17册)》,这一发现也得到了证实。资料显示,1925年上半年,中共上海地委下属党组织中,已有“金银业支部”,支部成员共13人。到了1926年9月,上海出现“银行支部”,闸北部委的22个支部中,楼建南(楼适夷)为银行支部书记,同年10月,闸北银行支部书记改为应修人担任。

应修人。来源: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三、金融业党组织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最有效的统战工作和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此,上海地方党组织通过推动建立上海市银钱业业余联谊会(简称“银联”)、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简称“保联”)等金融业群众组织,团结教育广大会员和职工。

“银联”出版物《银钱报》《银钱界》。来源: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

以张承宗(又名张人俊)等银钱业进步青年1936年10月成立的“银联”为例,它的成立,标志着上海职业界的救亡运动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据统计,1936年至1948年,“银联”会员从开始时的400余人发展到的一万五千多人,几乎成为银钱业全行业同人的团体。正如张承宗后来回忆的,“银联”的成立,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产物,在抗战初期,这件事曾得到中共中央和江苏省省委的表扬,作为广泛组织职员群众的新经验予以推广。

1930年代张承宗(左)与张困斋兄弟的合影。来源: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

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倒行逆施,使国统区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在国民政府时期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二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上海地方党组织逐步把职员和工友联合起来,发动饿工、怠工和罢工运动,成立了“上海市四行两局员工联谊会”(“六联”),争取团结统一的群众基础。

(四)党在金融战线设立了最隐秘的工作载体

民主革命时期,在艰苦的革命环境下,中国共产党还在金融战线建立了最隐秘的工作载体,在党中央相关机构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在上海开办金融机构、贸易商行等形式,为党筹措和转运经费,掩护党的经济、交通和情报工作,为解放战争全面胜利提供有力支撑和物质保障。

四川路拐角处的鼎元钱庄招牌。来源:《上海滩》杂志社

1946年初,中共中央考虑到与国民党长期斗争的需要,指示有关中央局要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城市中创办经济企业。1947年春,设在上海闹市区的鼎元钱庄正式开张。通过票据交换、汇兑等金融服务,钱庄主要为解放区与国统区之间转汇款项。钱庄总经理许振东又在上海设立了几家商贸公司,利用鼎元钱庄的资金调度,支持企业正常运营,并采购紧俏的军需物资暗中运往解放区。

五、金融战线涌现了一批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党的金融隐蔽战线,一批党的优秀儿女怀着坚定的信仰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当中,有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党中央最机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的“红色管家”熊瑾玎;有我党的优秀情报人员、投身革命数十年的经济学家徐雪寒;有终身未入党却始终忠诚的民族资本家、金融家许振东;有党潜伏在金融隐蔽据点“鼎元钱庄”的杰出女特工朱枫;有和“魔鬼”打交道、为党掌管钱袋的杨延修;以及诸多甘愿在漫长的革命运动中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徐雪寒。来源:《上海滩》杂志社

杨延修。来源:爱建集团

北京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朱枫烈士雕像。来源:东方网

缅怀这些革命先烈,致敬伟大英雄,铭记他们忠诚无畏、甘于无名、甘于奉献的精神气节,也是我们研究上海红色金融历史的初心。

作者:吴琼
选稿:顾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