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派出所搞了个“五小工程”,搞大了!
东方网2021-04-26 21:44:33

东方网记者李欢4月26日报道:最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象州路派出所搞的“五小工程”,在辖区居民中火了。

所谓“五小工程”,就是“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看似很小,实际上对人民群众来说,都是与自己息息相关,小事一点也不小。

立足破小案,积累“大平安”

“我刚买的脱排油烟机不见了!” 4月2日18时许,辖区全先生向民警高剑君求助,称其因临时有急事,将新购的脱排油烟机临时搁在家门口,不料等他办完事匆匆赶回家时,却发现油烟机已经不翼而飞。

高剑君调查后,发现是同小区的一名老人将油烟机取走了,随即找到该老人,在他的劝说下,老人当场将脱排油烟机归还给了全先生,但油烟机的小配件却已被弄丢。高剑君与双方进行沟通协商,老人愿意买下全先生的新购油烟机,并向全先生当面道了歉。全先生感谢万分:“社区的平安美好,离不开你们的辛勤付出!”

象州路派出所从小案件出发,按照“群众反映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着力侦破群众身边的“小案件”,整治群众关注的“牛皮癣”。

立足办小事,创造“大成效”

汽车站下客点行人乱穿马路现象突出怎么办?辖区菜场附近车辆乱停如何管理?工地频繁有大型车辆出入易与过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怎样预防?辖区小区内两所学校上下学期间小区道路交通拥挤怎么解决?面对群众提出的一个个交通类“急难愁盼”问题,象州路派出所所长陈技说,“解决问题就要从实际出发,从根处将其移除。”

在实地勘察后,他要求全所通过教育处罚相结合的方式纠正行人违法行为,并在公交车站出口路中增设150米长的中央隔离栏,从源头上杜绝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同时,在辖区菜场增设行人、非机动车道隔离栏共120米长,在工地口设置蜂鸣器、标识标线、减速带等,在临潮街新划停车位47个,确保群众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经过这一番‘小改革’,交通变得有序通畅了”街道办沈女士表示。

立足解小忧,赢得“大民心”

“如果没有及时的劝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辖区朱女士因自己孩子与同学发生碰撞摔倒,和对方家长王奶奶在辖区幼儿园门口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各持己见、不甘示弱,眼看就要发生肢体冲突,“社区调解工作小组”驻点民警朱权接警5分钟内便抵达现场。

在确认孩子们纯属无意相撞以后,朱权耐心做双方家长的思想工作,小朋友之间玩耍时,偶尔磕磕碰碰很正常,不必为此斤斤计较,甚至大动干戈。最终,朱女士为自己的不当言行赔礼道歉,王奶奶也表示谅解,两个小朋友也握手言和。

“化解纠纷劝阻时机很重要,能越早进行劝阻,劝阻成功率也就更多一分。”民警朱权表示。

立足帮小忙,传递“大温暖”

3月22日8时30分许,在辖区内沪杭卫零岗亭里,发生了这暖心一幕。“你好同志,我们想咨询些事情。”辅警顾勤在和往常一样,结束了早高峰执勤工作时,遇见一对年迈老夫妇正向他招手。经过简单交流,顾勤了解到这对老夫妇要去象州路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业务,但由于年迈行动不便,便想要寻求帮助。顾勤便将老夫妇扶到岗亭休息,随后联系派出所指挥室,调度了一辆巡逻车将老人接送到了所里。

“同志,太感谢你了,幸亏有你的帮助,否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协助办完相关业务后,顾勤又将他们送回了家中,并叮嘱他们出行注意安全。临走前,老人激动地握住顾勤的手,“这次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顾勤与老人道别后,转身与同事又投入了忙碌之中。

立足惠小利,促进“大满意”

辖区内独居老人老人多,石化九村社区综合协管员周琪隔三差五的走访老人,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为老人们送去一份温暖、一份依靠。

4月9日,小周的微信语音通话响了起来,原来是辖区孤老王阿姨的电话,“喂,王阿姨你好啊,吃过饭了吗?”电话那头的王阿姨却言语不清,小周仔细分辨,发现对方气息微弱,敏锐地察觉到老人可能碰到了什么突发情况,于是一边赶往王阿姨家,一边与社区民警和居委会联系。到了王阿姨家门口,发现门窗紧闭,小周心急地敲门呼唤王阿姨,可是门内却无人应答。

社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考虑到王阿姨可能遇到突发情况,他们立即通知锁匠到场。进入房间后发现王阿姨躺在床上反应迟钝,一直在吐,小周赶紧拨打了120将她送往医院。经了解。老人目前已无大碍。醒来后的王阿姨连连对小周表示感谢。

据悉,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了辖区常住人口的一半,象州路派出所因此推出了“三心”服务,即优化环境,提供“舒心”服务,在综合窗口大厅安排专人为老年群体提供引导与接待“一站式”服务;上门走访,提供“暖心”服务,利用辖区警务室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公安户政业务;智慧赋能,提供“安心”服务,联合相关单位自主研发“独居老人智能预警模型”,大大消除了独居老人的安全隐患。

作者:李欢
选稿:付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