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精品导览线路 丰富科普活动 上海动物园动物生活节重装上阵
东方网2021-04-24 13:16:19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4月24日报道:4月22日,“发现动物野性魅力 体验动物健康生活”上海动物园动物生活节重装上阵,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倡导动物福利观念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主题科普大餐。据悉,精彩活动将一直持续至7月10日。

上海动物园饲养展出来自全世界各地470余种5000余只(头)珍稀野生动物,此外,园内还栽培有400多种植物,更有大量野生乡土动物栖息于此,包括百余种昆虫、6种两爬类、50余种鸟类和4种哺乳动物,是上海城区内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本次动物生活节上海动物园以动物福利和生物多样性两大议题为切入点,通过展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推出一系列科普活动,包括动物生活秀、科普讲座、自主探索、亲子研学等活动形式,为公众展示圈养野生动物健康的生活状态和积极的动物福利,让公众正确认识丰容和行为训练工作,以期达到更好的保护教育效果。

十余个搭帐篷展示科普互动

4月24日上午,上海动物园“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在园内科教馆门前大草坪举行。本届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守护地球 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由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动物园、上海艺术品博物馆承办。

本次活动也是上海动物园动物生活节的开幕大戏,除了精彩的舞台演出外,包括上海动物园、艺博馆、小荧星、科萌萌、虹桥国际学校在内的10余家组织机构在会场搭建了近20顶主题活动帐篷,与市民游客开展科普互动。这里有寓教于乐的科普游戏、丰富多彩自然体验活动、还有各色融合中外文化的艺术品展示,活动众多、风格多样,让人应接不暇。

舞台上精彩不断,舞台下的主题帐篷展示和互动也同样引人入胜。其中,上海动物园的牛年折纸、牛年画牛等生肖活动展示了与牛有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寓教于乐、雅俗共赏。根与芽环保组织展示了其各项环保项目和成果,互动项目共筑蜂巢带领参与者关注蜜蜂,关爱自然。虹桥中学展示了其自然笔记特色课程:生态创意工坊、叶脉书签制作等,游客可以参与制作树叶拓印。艺术品博物馆展示了各项世界知名文化项目:土耳其湿拓画、埃及纸草画、伊朗地毯编织图案制作、俄罗斯套娃涂鸦、罗马尼亚民俗风情绘画、波兰琥珀树制作,新奇有趣,让人眼前一亮。其他主题帐篷也有各自的特色展示内容和互动项目,让人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新奇的体验。

了解动物的衣食住行

动物生活秀是本次动物生活节的主题内容,结合医疗体检、营养、丰容、行为管理等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中的独特工作,将圈养动物的“医、食、住、行”展示给广大游客。“企鹅漫步”、“鹈鹕喂鱼”、“河马刷牙”、“灵长动物科普秀”、展品丰富的小推车讲解等深受游客喜爱,精品互动科普讲解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动物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和上海动物园为保障动物福利做的努力。

上海动物园以动物展区划分,推出了四条精品导览线路,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游园路线,沿途通过饲养员对动物进行的行为训练、丰容或讲解等,深入地了解更多动物知识并获得更丰富有趣的游园体验。

对于圈养动物来说,动物园里的笼舍就是它们的家。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动物营造舒适的、贴近自然生境的“家”,是饲养员丰容工作的目的。“我为动物装修家”丰容活动,以鸟区——孔雀、灵长区——阿拉伯狒狒为代表性动物,重点开展丰容改造提升计划,在过程中和网友游客进行互动交流,使更多人了解“为动物装修家”(丰容)的概念。游客还可以从生理福利、环境福利、行为/心理福利、卫生福利的方方面面,了解动物的衣食起居。

据了解,近10年,上海动物园加强动物展区生态化改建,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95%以上的动物展区完成了生态化改造,用玻璃、草地、假山、“玩具”、瀑布等代替了铁栏杆、铁丝网和水泥地,体现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满足了动物的生理需要,体现了动物生态习性。开展动物丰容工作是为了在有限的人工环境中,通过环境的不断变化,为动物提供一个可展示自然行为的机会。动物园从行为丰容、食物丰容、社群丰容等方面,根据动物的习性,开发了多种活动设施,制定了多样化的饲喂方案。

作者:柏可林
选稿:华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