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名俄外交官员遭驱逐,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怎么了?

2021-04-19 21:08:00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俄罗斯与部分西方国家的外交风波仍在持续发酵、升级。4月17日,捷克以俄情报人员涉嫌参与2014年捷克军火库爆炸案为由,宣布将驱逐18名俄罗斯驻捷克大使馆人员。

作为回应,俄外交部在18日的声明中指责捷克驱逐俄外交官的理由“极度荒谬”。俄方认为,捷克领导人此前已将爆炸事件归咎于军火库所属的公司。当日晚些时候,俄罗斯外交部出台反制措施,宣布驱逐20名捷克外交人员。

实际上,在捷克下“逐客令”之前几日,美国、波兰、乌克兰已相继宣布对俄的外交、金融制裁,俄罗斯也针对性地推出反制措施。为何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近期对俄制裁频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有无缓和的可能性?

螺旋升级的制裁与反制

近来,自美国开始,部分西方国家发起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4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以俄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总统选举 等“有害外国行为”为由,发起了一系列制裁行动,措施包括驱逐10名俄驻美外交人士、禁止美国金融机构参与俄债券及基金投资、对6家俄罗斯科技公司采取行动等。

当日晚些时候,波兰宣布驱逐3名俄外交官,理由是他们“从事与其外交官身份不符及危害波兰的活动”。

16日,俄对美、波的制裁行动做出回应。俄外交部16日发表声明称,美国继续短视地搞“遏制莫斯科”这一套,只会导致俄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俄将驱逐同等数量美外交人员,禁止8名美官员入境。与此同时,俄外交部决定驱逐5名波兰外交人员。

北约组织官员18日表示,北约支持成员国捷克调查俄罗斯在境内的“行为”。波兰外交部也称,全力支持捷克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决定。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则发布声明称:“英国全力支持我们的捷克盟友。”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自拜登执政以来,美国在涉俄问题上加强了跨大西洋的协作,“欧美国家针对俄罗斯的一些特定行为,肯定会有相互配合。在捷克18日宣布对俄外交官制裁后,可以看出北约、波兰、英国‘相互配合’,以支持捷克的决定。”

实际上,自2021年以来,部分美欧国家已多次宣布对俄实施制裁。拜登政府3月曾两次因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疑被俄政府“下毒”事件制裁俄罗斯。2月初,波兰、瑞典、德国三国也分别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

至于制裁的效果,美国乔治敦大学俄罗斯问题专家安杰拉·斯滕特认为,虽然制裁会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影响,但不一定可以威慑到俄罗斯,“未来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内美俄关系可能会呈现恶化之势。”

除了与欧美国家之间外交风波连连,俄罗斯近来还与乌克兰矛盾不断,两国之间的外交制裁与反制也给近期持续升温的乌克兰东部局势增加不确定性。俄外交部17日宣布,乌克兰驻圣彼得堡总领馆领事索索纽克从事的活动与领事官员身份不符,损害了俄国家安全利益,要求其在自4月19日起的72小时内离开俄罗斯。乌外交部拒绝俄方对乌领事官员的指控,并提出对等制裁,要求俄驻乌大使馆的一名高级外交官在自19日起的72小时内离开乌克兰。

外交风波症结何在?

“近来美欧国家之所以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制裁,主要与近期乌克兰局势升级有关。”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刘莹告诉澎湃新闻。

自2021年年初,乌政府便在乌东局势和对俄罗斯关系等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先是宣布要收回克里米亚,并结束俄对乌东部的“侵略”,同时大力打击乌国内亲俄势力,此后又不断向东部地区增兵。

而自3月中旬以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和乌克兰政府军在乌东部顿巴斯地区持续发生冲突。对此,乌克兰政府曾声称,俄罗斯在俄乌边境地区集结军队,对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尽管俄罗斯目前没有公布详细的驻军数量,但据乌克兰军方称,3月底有近2万名俄罗斯士兵向乌克兰边境移动。

受乌东局势的影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再度紧张。美国国务卿布林肯4月11日就“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集结军队”一事警告称,俄罗斯将为其“侵略行为”承担后果。近日,英国与欧盟也接连对顿巴斯地区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并暗指俄罗斯应为此负责。俄方对增兵行为未予否认,同时坚称此举“没有威胁任何人”,“俄罗斯只是在保卫自身边境安全”。

除去乌克兰局势因素,冯玉军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实际上近来美欧国家的外交表态和制裁措施是对近几年俄罗斯频频在海外开展的所谓的“特种行动”(干涉选举、网络袭击等)的回应。

在4月15日拜登签署的针对俄罗斯“有害外国行为”的制裁令中,就包括制裁32个被指“实施俄罗斯政府的意图,企图影响美国2020年大选、散播虚假信息及干涉美国内政”的实体及个人。此外,美国还称此次制裁的6家俄科技公司“支持俄罗斯情报部门的网络攻击计划”。

面对美国的指责与制裁压力,俄罗斯此前曾多次重申,美国指责俄罗斯干涉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是毫无根据、未经证实的。

尽管近期乌克兰局势的升温以及俄罗斯在海外开展的所谓“特种行动”或是促使美欧国家对俄施加外交制裁的表层原因,但刘莹分析称,美欧、特别是美国与俄罗斯关系中长时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近日俄罗斯外交风波的深层次原因。对此,冯玉军进一步分析称,早在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制定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及国际行动,如卷入2008年俄格冲突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这便使俄与西方的关系逐渐恶化。

俄与西方关系将走向何方?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美方宣布制裁的两天前,拜登与俄总统普京进行了通话,双方讨论了美俄关系发展和一些国际热点问题。据俄克里姆林宫4月13日发表的公报,拜登与普京之间的通话是应美方的提议进行的。白宫13日发表的声明则透露,拜登表示自己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符合美方利益的、稳定而可预测的美俄关系,他还提议未来数月与普京在第三国举行峰会讨论双边关系。

刘莹指出,虽然拜登政府的对俄政策尚处形成和完善初期,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大方向,即在不放弃恢复以前与俄罗斯的“有限伙伴关系”的目标、在两国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寻求对话与合作的同时,在俄罗斯威胁美国核心国家利益的领域(如干涉选举、网络攻击、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等)坚决予以回击和制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拜登政府的对俄政策是设定有限目标,把冲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而就4月15日拜登政府宣布对俄制裁之时,白宫也表示,虽然美国希望与俄罗斯建立“稳定及可预测”关系,但要让俄罗斯试图伤害美国行为付出代价。对此,俄在16日对美反制措施声明中指出,尽管俄方注意到了拜登有关愿意与俄构建“稳定、建设性和可预测”关系的表述,但现实情况是“华盛顿方面说一套做一套”。

针对美国近日在对美俄关系表态与行动上的“差距”,冯玉军分析认为,美国试图通过“软硬结合”来对俄罗斯施加影响,“一方面,通过制裁迫使俄罗斯改变做法。另一方面,在伊朗、阿富汗、甚至对华关系等特定问题上与俄罗斯进行合作,以换取俄罗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尽管透过近期制裁风波仍可看到美国政府试图缓和美俄关系的迹象,但冯玉军与刘莹均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美俄关系缓和的可能性较小。刘莹坦言,受到结构性矛盾的影响,美俄只可在有限领域内达成有限合作。冯玉军则指出,若俄罗斯根本的战略观念、对外行为方式不发生改变,那美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将依然存在,美国修复与俄关系的努力也不会取得太大效果。

俄罗斯《观点报》分析指出,战略稳定和军控过去一贯是俄美关系的“救生圈”,每当两国关系陷入僵局,俄美试图在任何问题上寻找共同点时,双方就会谈论战略军控,“不过,展开讨论至少需要俄美双边关系具备起码的信任,而如今这种信任并不存在。”

至于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前景如何,刘莹认为,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会随纳瓦利内被捕、乌克兰危机等事件的进展而发生变化,“欧洲国家作为美国的盟友,在对俄政策上既有保持与美国一致的一面,也有基于保护各自国家利益、有选择地制定对俄政策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