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交会 | 嘉定区氢能港负责人邱鹏:抢占氢能源汽车产业制高点,引领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

2021-04-14 20:08:00 来源:周到上海客户端 选稿:李宗焕

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焦点。

而在上海的西北门,嘉定,则顺势孕育了一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嘉定氢能港,努力抢占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制高点。

“嘉定氢能港,见证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嘉定区氢能港负责人邱鹏说道。在第八届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的境外技术推介主题日上,邱鹏将围绕氢能港的规划发展之路,进行演讲分享。

在他看来,随着近几年国内对氢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或许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氢能源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而拥有氢能研发实力和工业基础的上海,则毫无疑问被给予了厚望。

诞生|氢能港,嘉定的“新生儿”

2019年6月10日,嘉定氢能港正式揭牌成立。但实际上早在2017年底,氢能港就已经有了雏形,进入筹备阶段。

“当时,我们引进了很多氢能产业的龙头企业,包括丰田、上汽捷氢和长城汽车等等。2019年,我们还引进了一批相关零部件企业。”在氢能产业链资源整合完备后,嘉定氢能港便诞生了。

邱鹏说,嘉定氢能港的推出,在全国氢能产业中都引发强烈反响。“因为大多数行业知名企业,都聚集在这里。”

图/上海市嘉定区氢能港负责人 邱鹏

发展氢能产业,嘉定势在必行。众所周知,嘉定在汽车产业的上下游资源都非常丰富,而嘉定本身,也在积极打造成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因此,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抢占氢能源汽车产业制高点,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实际上,汽车产业在这几年经历着巨大变革,而氢能产业则是新能源产业中的流派之一。作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地区之一,嘉定氢能港,见证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邱鹏说。

现状|全产业链,需要齐头并进

不过,目前国内在氢能产业的发展方面,还有一定难点需要攻克。

其一,由于氢能产业链较长,从上游能源,到中游车端应用,再到下游市场化的场景使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到。“这是一个全产业链,不是说单独考虑一个点就够了。”

邱鹏说,如果单单突破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其他部分没有跟上配合,是很难在应用场景中实现的。“比如你有一台氢能源汽车,但加氢站和其他上下游基础设施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么依然是无米之炊。”

其二,氢能产业链对每个节点的技术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在车用技术当中。这些年,我们大量企业也在进行技术攻关,可若要真正突破核心‘卡脖子’技术,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管理和技术储备等等。”

邱鹏坦言,只有技术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降低氢能源汽车成本;而只有成本的大幅降低,才能推动氢能产业在下游端的应用。

学习|对标国际,开放合作

虽然上海的氢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然而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着差距和成长空间。

以日本为例,邱鹏说,目前日本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拥有的优先权专利,占全球 50%以上,在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等全产业链各细分领域,都有相应的独角兽企业和领先技术。“日本在氢能产业方面,可以说是世界领先,我们也一直在向日本学习,包括上下游的技术方法和模式应用。”

对标国际,向来不止于学习,关键是学习过后该怎么去做。“我们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可能会有一些创新举措,因为中国有很广阔的应用场景。所以,我们希望能与更多日本氢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开放合作,一直是嘉定氢能港的态度。邱鹏表示,这些年来,嘉定氢能港已经与日本、德国、美国等等一些氢能产业发展较好的公司,进行了交流与接触。

另外,越来越多与氢能相关的主题大会也都落地嘉定。在邱鹏看来,这侧面证明了嘉定在氢能的学术、交流、会议和产业等全方面,都秉持着开放态度。

引领|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

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嘉定不仅是在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更是立足上海,为长三角氢能产业带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嘉定是上海的西北门,能够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比如,嘉定区内途径了国内首条跨省轨交——轨交11号线,连接江苏昆山;而即将启动建设的轨交嘉闵线,则能向北延伸至太仓;嘉定和温州,也在共同建设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

“在周边的江苏和浙江一带,聚集了一批氢能源汽车企业。在长三角氢能联盟中,很多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总部都坐落于嘉定,生产厂区则在周边,他们和嘉定经常有互动。”邱鹏说。

对于嘉定氢能港的未来发展,邱鹏定下了“小目标”。就近来看,嘉定目前正在打造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企业、科创和城市化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能级提升,从而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面向“十四五”,邱鹏对嘉定氢能港还有一些更具体的规划。“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入驻高科技企业2000家;引进研发工程师、经理人等创新创业人才10000名;集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组织等50家;还要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氢能产业独角兽企业,形成一个区域从产业到社会的全方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