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1中国家电以旧换新调研报告:大量传统家电、电子产品步入报废期
东方网2021-03-31 18:25:58

东方网记者程琦3月31日报道:“我国即将迎来新一轮家电报废高峰期。” “2020年,约有1.6亿台家电产品达到安全使用年限。”“新一轮家电报废换新压力或将更大。”

近日,苏宁举行焕新产品升级发布会,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院则在会上发布了《2021中国家电以旧换新年度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1年,国家层面进行推广的“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成果显著。目前,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过21亿台,大量传统家电及废弃电子产品步入报废或超期服役关口,如不及时换新升级,将带来极大的安全和健康隐患,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势在必行。

报告指出,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统计,仅在2020年一年就有1.6亿台家电达到了安全使用年限,其中排名前列的是手机、电视、打印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脑。

那么超期的废气家电会带来哪些隐患?报告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安全隐患,根据去年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火灾里,因为违反电器安装和使用规定引发的火灾一共有8.5万起,占到所有火灾总数的33.6%,因为电器引发的较大的火灾36起,占到总数的55.4%。从电器火灾的分类来看,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这些线路问题引发总数情况最多,占到68.9%,其次,因铅、汞、氟这些有害物质是许多家电的必须材料,超期服役的家电,超期时间越久这些有害元素泄漏的风险就越大,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此外,超龄的家电耗电和耗气比相对新的节能电器来说高到30%到40%,废弃的家电同时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属性,如果能够处理得当,它们可能能够再循环、再使用的可利用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将成为生态自然资源的巨大隐患。同时,超期服役家电三两天修理,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不过,在家电以旧换新势在必行的同时,当前我国家电以旧换新还面临着回收问题。报告认为,从现在的回收主体来看,回收主要是个体回收商贩占据回收市场的主动权,目前正规的拆解企业每年拆解旧家电大概在8000万台左右,对比一年1.6亿台的废弃家电,仅有一半的家电能够通过正规的拆解渠道进入到回收体系。更多的非法拆解体系只收有用的材料,不考虑环保问题,导致很多有害物质会被直接丢弃,对于自然环境、整个消费者的生存环境都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害。

为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则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上游制造厂商、中游零售企业、下游回收处理厂家,建立更加严格的回收和拆解标准,共创绿色拆解、健康回收的循环经济体系。同时,推动家电回收与各地主推的垃圾分类结合,对于废旧大宗商品回收处理中心、回收运输中转站等,按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给予保障。

同时,苏宁易购也已于2020年11月启动绿色家电、家装换新活动,针对绿色智能家电品类实施消费补贴,主要侧重于安全使用期内的旧家电更新消费。2021年315期间,苏宁升级家电3C以旧换新服务体验,推出了包括“家电家装免费拖旧送新”、“差价付款”、“手机一站式换新”等服务。

瞭望智库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湘怡表示,针对家电行业现状建议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将国家的顶层设计、市场资源的配置和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结合起来,共同奏响本轮家电以旧换新的旋律。二是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通过上游制造厂商、中游的零售企业和下游的回收处理厂家的协同发力,共同促进扩大这一轮以旧换新家电消费升级活动,共创家电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作者:程琦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