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讲什么?上海师大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请上讲台

2021-03-08 20:22:20 作者:傅文婧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李宗焕

图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傅欣和学生们在一起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3月8日报道:“把教育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格桑花开的地方,玉兰一定芬芳。”“竭尽全力为雪域高原培养更多爱祖国爱家乡、德才兼备的藏族学子。”3月8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傅欣、李劲作为优秀校友和学校思政特聘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学首日的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思政课上,生动讲述了助力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

校党委书记林在勇在课上通过中西方比较、调研全国脱贫摘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等亲身经历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林在勇勉励学生,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奉献祖国中书写有意义的人生篇章。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劲为同学们讲课

课堂上,援疆又援藏的李劲、80后“上海阿爸”傅欣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了克服生活上种种困难投身教育精准扶贫的故事。“70后”的李劲作为第五批援疆干部,在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任职期间,创办当地第一份汉文版教育类综合期刊。援疆结束后,又担任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朴实的李劲老师并没有讲他援藏援疆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缺氧不缺精神”体现在他推动办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每一个具体行动中。他动容地讲道,那里的孩子特别淳朴、特别渴望高质量的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他最大的教育幸福。李劲目前是上海市共康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做出许多贡献,而与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情谊,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中。

李劲和学生在一起

傅欣老师在2016年参加了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担任日喀则教育局副局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课堂上,他分享了三年里把“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作为信念,开展用数据说话的有效课堂达标度检测,打造远程信息化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教学改革,用上海基础教育的经验,蹚出了一条“组合式”援藏的新路子,丰硕的教书育人成果彰显了傅欣的教育智慧。他说,教育可以阻断贫穷的“代际传承”,能让扶贫开发效果可持续, 扶贫的队伍里教育绝不会缺位。

两位“上海阿爸”从繁华大都市来到离家5000公里、海拔3800多米的雪域高原,无法陪伴家人,要靠药物才能睡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尽心尽力投身精准教育扶贫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所有在场的学生。

师大学生向两位老师送上鲜花

在聆听了两位老师的分享后,来自上海师大对口援建喀什地区、数理学院热孜万姑丽·吐尔孙同学从自己家乡喀什叶城县去年年底摘掉贫苦帽讲起,讲到了家乡阿克塔什地区过去几年平整荒漠,建起成片安居房的变化,讲到了舅舅从不愿意种叶城特产核桃到种好核桃提高收入的故事,讲到了自己受益国家政策如愿考上上海师大和在学校读书生活的成长。“感觉曾经很多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天在国家的关怀下我不断靠近梦想,让我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她这样说道。

建工学院次仁桑珠同学来自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的一个小村庄,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村里没有人上过幼儿园。因为那个时候幼儿园都建在市区,上幼儿园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给了他上小学的机会。六年的小学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对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对上海,总有一种难舍的情结。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经过李劲、傅欣校长的努力,学校办学水平质量高,是他和同学们最心仪的学校。现在他是上海师大少数民族导生队队长,帮助学弟学妹们适应学校学习、生活,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

次仁桑珠同学分享自己和上海的故事

曾经作为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新疆阿克苏挂职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从理论维度解读了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逻辑和成功经验。他认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师大人在脱贫攻坚中贡献的力量,是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精神深刻内涵,以实际行动接续奋斗投身乡村振兴的榜样示范。

课程结束后,音乐表演专业的许哲远同学感言:“傅欣老师三年援藏,舍小家立志为国家;李劲老师本着一颗教育心,开展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是我们青年学习的榜样,值得每一位师大学子学习。”美术学院的徐玥同学表示:“他们是我心目中的楷模,希望自己以后也有机会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把人生理想写在祖国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