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农村数字化生产力,是乡村振兴关键力量

2021-03-08 09:18:39 作者:盘和林 来源:东方网 选稿:桑怡

日前,原国务院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去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时表示,下一步将深化网络赋能效应,加快补上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支撑农村电商、特色旅游、智慧农业等深化拓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去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作为互联网的领军人物,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关于在“后脱贫时期”加强乡村振兴的建议》中提出,应大力提升农村数字化生产力,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后脱贫攻坚”时代,工作重点将从消除贫困转而向“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事业绝不是一锤子买卖。正如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同志所指出的,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加强防治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

“后扶贫时代”,在全面脱贫这口“大锅”架好之后,要拿出“烹小鲜”的态度与决心让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化精准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数字化生产力就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之所以如此重视数字化生产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数字化,将帮助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强农业生产力。

解决三农问题,首要就是要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回首我们脱贫攻坚这几年,无数党员干部和先进集体在脱贫工作中都将解决当地的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只有农业实现现代化,数字化,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占比得以增加,属于农业的利润空间才能更大,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数字农业可以充分结合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农业生产者的角色,重塑农业生产模式,农机智能精准作业,智能伺服系统、无人看管哨兵系统等等,都可以让机器替代农民的一系列基础性、重复性的劳动,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从单纯农业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管理。而且,数字化农业还可以改变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产品加工体系,贯通农产品产销通道,通过数字化平台拉近农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促进信息交换,借助预算单位采购、扶贫产品交易平台等等手段增加农业产值。

生产力数字化将带来公共服务与其他一系列配套设施的数字化,从而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美丽农村。

现代化美丽农村需要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乡村数字经济同样包含着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包括农村宽带覆盖,乡镇医院远程医疗体系,农村医保数据库等等。同时美丽农村还需要更高效率的乡村治理。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农村基层可以对农民各家各户的实际生活情况等更为掌握,扩大农村基层服务的触达范围,统筹规划农村生产生活一系列活动,。以腾讯为例,它于2009年发起公益项目“筑梦新乡村”,选址贵州黎平等贫困山区,五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公益帮扶,架设4G基站,发放免费流量包,打造微信公众平台,显著提升了农村事务的效率,也让村民终于与外界建立了紧密的信息联系。

数字化生产力对农村的改变,还将体现在农民收入上,让农民也能够共享数字经济红利。经济学上的“谷贱伤农”案例就是农民收入不稳定,易受不利因素冲击的缩影,而数字经济改变了供需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反馈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让消费者也能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出定制化生产服务,用需求来牵引农民的生产活动,再结合数字化的生产管理和销路拓展,农民收入来源更广泛,也更有保障。

综上,窃以为,乡村数字经济正是让农村发展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道,实现农业强大,农村美好,农民富裕的三农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