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瓷器店里抓老鼠”,上海疾控专家溯源本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2021-01-25 21:01:00 作者:顾泳 侍佳妮 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本土病例发生后,怎样第一时间溯源、排查,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蔓延?

城市在照样呼吸,略带着一丝紧张。 这两天,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牵动着城市里每个人的心。超大型城市精准防疫又要不停摆,考验科学与精细的真功夫。就在不久前,上海市新冠肺炎救治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形象比喻,上海防疫,犹如“陶瓷店里抓老鼠”,既要抓住老鼠,又不破坏瓷器。

本土病例发生后,怎样第一时间溯源、排查,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蔓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说,疾控需要两手硬,一手是流行病学调查“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一手是加足马力的实验室检测速度。昨天(25日)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尝试为记者复盘此轮本土病例流调过程。

接到“火情”,第一时间尽最大可能还原真实场景

“我们已经不太清楚今天是礼拜几了。”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综合组组长黄晓燕的声音依然清晰,但疲惫的双眼已经有些睁不开。从1月20日晚开始,她与同事没有回家,也很少回单位,一直坚持在抗疫最一线。

20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对外包后勤保障人员进行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混检样本中存在异常情况。消息一传来,犹如火警一样,打破了原本处于日常工作状态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疾控人员就像“消防队员”那样,瞬间反应,火速赶到现场。

现场流调是第一步。疾控人员抵达肿瘤医院后,深入了解情况,跟进检测结果,锁定确诊病例,检测结果一旦确定,马上传送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由专家组研判。随后开展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管控工作。

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副组长潘浩直言,医院是相对复杂敏感的场所,所有流调人员都绷紧了神经弦:病例在医院里接触了哪些人?接触时有没有戴口罩?接触时间有多长?距离是否一米以内?有没有互相握手?密切接触者回去之后有没有及时洗手?上述一连串细细密密的问号,都是流调人员关注的重点。

专家说,“我们尤其要关注病例有没有与医生、护士、病人接触,尽最大可能还原真实场景,才能判断病毒从哪里来,会传到哪里去。”

“向前延伸”的流调线之外,还有一根“向后延伸”的控制线。黄晓燕回忆:当即,市区疾控部门与其他多个部门合作,及时通报前方流调情况。此次本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圈定在黄浦区,市疾控中心派出最精干小分队,与区里相关部门快速处置,快速流调、后续支援。

15小时排摸出2817人,及早调查处置是为关键

对疫情的处置而言,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病例、及早开展调查、及早处置。此次本土确诊病例源自主动筛查,潘浩告诉记者,去年上海根据国家和市政府相关要求,制定“高风险人群筛查方案”,这一方案涉及到很多部门,医疗机构便在其中,全员覆盖检查及早发现病例。

就在20日晚,这一系统发挥作用了。肿瘤医院出现病例后,立刻找寻轨迹。“所有的思路都要放在桌面上”,潘浩说,“流调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部分,轨迹追踪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人传、物传、收集相应资料等,这些都是同步有条不紊开展。”

潘浩讲述了之前被市民知晓的“15小时追踪一条传播链”:事实上这样的追踪,疫情防控期间时常发生。22日晚,市区两级之间迅速联动,包含市区两级防控办、疾控中心、公安、社区工作人员的流调小组,很快建立起来。小组成员彼此各有分工,日常目标明确,运转流畅。

抽丝剥茧似的破案,小组成员通过交谈、技侦和大数据手段,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被一点一点还原——

他们所经过的场所,如菜场、餐馆、家中……全都被一一摸排。流调小组随即进入重点场所,找寻可疑人群,再还原密接者在位点上的行为,同时对涉及到的在场人员进行人、物采样。黄晓燕强调,“我们背后的实验室非常不容易,24小时工作不停歇,千余样样本用好几种试剂同时检测,判断样本是否呈阳性,为疫情防控加速。”

轨迹追踪必须细致再细致。黄晓燕打个比方,有的密接者乘坐了出租车,不仅司机要被纳入管理,从密接者上车到司机被找到的时间段内,所有乘客也都要逐一排查。

当晚,因这例病例引出的30名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并做核酸检测。而流调小组还排摸出2817人。这2817人虽与密接者的接触方式非常有限,但仍要分类管理。

2817人管理任务交给了“社区组”,全部实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潘浩补充说,涉及到外省市人员,疾控中心还会及时通报当地同行。

短短15个小时,疾控等所有部门拼命跑过病毒,梳理出一条逐渐清晰的传播链,市疾控中心经过综合分析研判,确定这条传播链的传播风险极低。

疾控中心供图

精兵强将历练一年,娴熟掌握“切割防控”策略

自去年疫情发生到现在,已整整一周年。黄晓燕直言:不管是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检测还是沟通协调,这一支疾控队伍,已然经过了一番高强度历练。从去年冬天浦东本土病例发生,快速流调处置,疾控队伍建立了一套非常娴熟的防控策略。

对普通市民而言,流调既有趣又陌生。确诊病例所接触的人群,是否全都算密接者?专家明晰:根据接触人的风险程度,疾控专家会列出基本评判,“切割”为数个维度。

从人群维度来切割的话,大致分为密接、密接的密接以及相关人员。而从场所来切割,维度则更为多样,管理场所列出中风险、高风险。排查到场所后,再由区疾控进行规范化的终末消毒。“目前列为中风险地区,例如黄埔区昭通小区属二级以下旧里,流调人员前往时,每个现场细节都需要关注。家庭场所的公用部位、公用厕所等,每个小场所都不能放弃。”

潘浩说,哪怕一个门把手、电梯间的一个按钮等,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渠道。

检测人员穿梭于仪器之间 海沙尔摄

流调细节,“抽丝剥茧”考验脚力与沟通技巧

细心的市民发现,此次上海公布流调轨迹,隐去了许多隐私,“许多网友都为这样的行为点赞,认为既实现了人文关怀,又保护了个人隐私。”潘浩直言:这样的做法很有人文色彩,“流行病学调查不是一蹴而就,我们需要找到相应病人和病人行动轨迹,进行综合分析。”

在潘浩看来,流调最重要的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对脚力和沟通技巧的考验,也是一场抽丝剥茧式的“头脑风暴”。每个细节对普通人来说,可能稀松平常,对疾控专家而言,很可能就是极有价值的“破案”线索。专家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流调方式方法乃至“问句”都大有讲究。专家侃侃而谈,“如果流调的对象是年轻人,那他的微信、支付宝记录等就很重要,这些细节可以帮助回忆,今天在这里吃过饭、明天在那里打过车。但如果流调的对象是老年人,需要完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处理。”

潘浩便曾遇到一位大爷,大爷比较坦诚,愿意将发病前14天到现在的每一个细节都说清楚。但因为大爷来自外省,听不明白流调人员说的普通话。潘浩随即找到一位外省同事,本以为可以和大爷交流,没想到他们所说的方言不一样。实在没办法,潘浩在3000多名流调人员中呼吁,终于找到一人能与他交流,解决了语言问题。此外,拿一份台历给老年人、或者细细问到接孙女是哪天……这些小技巧都可以帮助老年人回忆过去几天的轨迹。

精细化防疫,需要每位市民的支持配合

针对不少市民疑惑的,“我曾去过这些场所,为何还没有人来联系我?”黄晓燕说,疾控部门基于流行病学调查,会有非常直观的研判、风险筛查,同时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定位,各种方式来推送、逐一排查。如果您还没有被联系,便不是流调中涉及的人员。这也就是张文宏教授讲述的“瓷器店里抓老鼠”的精细程度。

不过专家强调:市民有这种意识非常好,看到公布的场所信息、涉及到的场所人员,如有担心不妨前往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此外,流调需要市民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专家再度强调:身穿“大白”的疾控人员如果上门找到您,是为了控制疫情,希望大家配合提供日记、日程、电子缴费发票、通话记录等各种线索,齐心协力,早日打赢这场抗疫战。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侍佳妮 题图来源:疾控中心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