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9岁了,不想折腾了”不料一折腾,上海阿婆的老屋变新房了

2021-01-25 17:32:00 作者:黄尖尖 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南昌路100弄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其中南昌路100弄2号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家住在南昌路100弄5号的居民孙美华,自50年前搬进这座房子的时候就知道,他们家斜对面的南昌路100弄2号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保护建筑——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当年,居住在同一处历史建筑片区内的孙美华感受到的是一种优越感。然而50年过去,周边城区环境展露新颜,老房却变得日渐陈旧、衰败。在大力消灭“手拎马桶”、解决居民这一最基本需求的同时,近年黄浦区因地制宜对区域内的老房实施了整体修缮和品质提升,让居民们不搬离原址,居住环境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家住历史保护建筑里

南昌路100弄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其中南昌路100弄2号是一幢砖木结构石库门旧式里弄住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的老式石库门住宅布局大多相似,大门后有一方形天井,屋正中为客堂间,左右为次间和厢房间,客堂后面的横向扶梯通向二楼,最后排为单层灶披间。孙美华所居住的房子里生活着9户人家,不少是外来租户,环境非常混乱。

老房的底楼有个公共卫生间。“其实都谈不上卫生间,这里只是一个倒痰盂罐的便槽。”孙美华告诉记者,由于管道老旧,天天堵塞,居民早就无法正常使用卫生间,连草纸都不敢往里面扔。“一个星期至少要疏通三次。962121,报修电话我们这里的人都背得出来……”

卫生间改造前后。

其实老房子早年并不是这样的。“100弄5号到8号都是上海仪表局的单位宿舍。”孙美华的丈夫曾是仪表局的高级工程师,夫妻俩结婚时分到了这间单位宿舍。“当时整幢房子都是单位同事,住着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各地来沪的大学生。”

在20世纪70年代,这幢房子的设施条件算得上比较好的。“楼里所有设备都是宿舍的样式,卫生间分男女,浴室有淋浴,天井的水槽足够大,每周还有专门的清洁阿姨来打扫卫生。”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区环境不断更新,这座新房子却逐渐变成了老房子。


一次大修让生活迎来转折

对于此次修缮,一开始不少居民是拒绝的。“我今年都69岁了,不想折腾了。”孙美华的丈夫早年去世了,儿子结婚后搬了出去,目前她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孙女有时候会来吃饭。“这里的邻居都是以前一个单位的同事,我们彼此熟悉,知根知底,从来没想过搬走,也没想过改变……”

2019年,黄浦区推进“美丽家园”项目,将南昌路100弄列入老房修缮的范围内。“修缮项目的工作人员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会,多次到现场调研,邀请我们每家每户去开会,介绍大修方案,听取我们的需求和建议。”这让孙美华和许多老居民“动了心”。

改造工程从2019年4月一直持续到当年12月,改造的规模远远超出了孙美华的想象。“从卫生间到天井和屋顶,从房屋内墙到外墙,再到弄堂,到处都整理得干干净净,每家每户都受益。”孙美华说。

“为了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黄浦区的老房修缮具有三个‘标配’。”负责黄浦区老房修缮工程的上海永嘉置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国强介绍,首先是卫生设施。“原先一个卫生间里面有一只浴缸、一只洗脸盆、一只马桶,两三户人家合用,现在把卫生间改造成两间,浴缸改成淋浴房,居民就可以独用了。”改造后的楼道环境变干净了,居民对待自己独用的设施也更爱惜,不再在卫生间里堆物。

厨房改造前后。

厨房以往是五家人合用一个灶台,改造后,每家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个灶台、一个下橱柜和一个上橱柜。“原先居民各自在厨房里拉自家的插线板来控制厨房灯。这次改造后,我们把公共厨房的天花板做成了集成吊顶,将电线隐藏在吊顶里面,开关一开,就是用自家的电,方便度和美观度都有所改善。”

过去,一栋楼一个大水表,9户人分出9个小水表的情形,在旧式里弄住宅内十分常见。“自来水公司每月寄来一张大账单,各家就自己抄自家的小水表,邻里间抱怨这家用得多,那家用得少,经常闹矛盾。”周国强说,此次改造,修缮项目组特意联系了自来水公司给每家每户都安装一个“有户名身份”的水表,以后居民收到的水费单就是自己家的了。


房子修好了,管理也更精细

分布在南昌路100弄沿线的这种传统石库门建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较为普遍,但随着城市更新,目前上海大片里弄住宅被拆除,因此其地位也越显稀有。老房的修缮改造,对留住上海的石库门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我们最初到现场踏勘时发现100弄的房子外墙已经被黄沙水泥覆盖。”项目组对照历史照片,发现原有的房子为清水砖墙,于是在修复过程中,工人们细心地将覆盖在外墙的水泥全部凿除,让这些清水砖重见天日。

在孙美华的印象里,过去的弄堂总是很脏乱,堆满了杂物,汽车和电瓶车随意停放,救护车和消防车都开不进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今修复一新的弄堂再也没有堆物和车辆,砌筑整齐的清水砖透出稳重古朴的气息。

改造后的100弄恢复了往日的清水砖墙,居民在门前种上了绿植和盆栽。

堆物和车辆是如何消失的?黄浦区在老房修缮的过程中还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在弄堂口、楼道口安装了摄像头和智能门禁,居民进出小区,在门前的桩子上刷脸,门就自动打开了。楼道和小区公共位置都安装了充电桩,让居民安全地给电瓶车充电。楼道堆物感知系统,还可以感知到楼道里是否有堆物,自动报警并提醒管理人员上门处理。

如今走在弄堂里,新建的雨棚和空调机架子整齐划一,老房子焕然一新,干净整洁。居民在弄堂两旁种上了各种盆栽,杜鹃、扶桑、绿萝……让人看了心情舒畅。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黄尖尖
本文图片: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