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子女,上海“老漂族”有多难?人大代表:改善异地就医问题、重视社交需求

2021-01-25 13:28:00 作者:周楠 来源:上观新闻 选稿:费一妍

随着人口大规模迁移、人口老龄化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综合效应,上海等大城市“老漂族”规模不断增加。“老漂族”,也叫随迁老人、进城老人、外来老人等,一般是指超过退休年龄,由于子女工作、结婚等原因,为照顾第二代、第三代而远离家乡,随子女搬迁到其他城市居住的老年人群体。

“老漂族”的概念侧重于“漂”,即悬在空中不落地,是对他们在大城市生活状态的一种生动表达。他们承担着照料家庭、养育第三代、减轻子女负担的重任,大多成为儿女的“免费保姆”,成为子女在上海坚守奋斗的坚强后盾。同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婴幼儿照料模式,“老漂族”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政府对托育服务的必要投入。

然而,市人大代表孙慧调查发现,“老漂族”离开家乡来到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社会关系等必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需要调适,就目前情况来看,他们在城市适应、社会融入等方面存在多重困境,伴随其规模越来越大,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不足,医保问题突出。孙慧说:“‘老漂族’在城市生活中主要涉及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而属地管理的原则和统筹范围的局限性,使他们面临很多困难,从而降低了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获得感。”

比如,医保报销有定点机构,在住院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程序,一些异地报销可以实现。但是很多“老漂族”由于不熟悉流程,选择了自费,个人承担起高额的医疗费用。另外,由于外地医保无法在药店里进行药品购买,很多老年人均需要长期服药,在医保无法报销的情况下,生活增加了负担。

目前,全国 31 个省市虽然实现了异地医疗结算和补偿,但“老漂族”跨省就医仍存在着“难”和“贵”的问题。“由于各省市医保信息系统沟通不易,没有大数据的支持,‘老漂族’没法在就医地的医保单位解决医保报销手续, 需要在垫付医药费之后,回原医保缴纳地报销,又要经过层层审批, 报销手续复杂、时间长、效率低。”

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异,加上老人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基本已经定型,“老漂族”还普遍存在无法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的问题。社区举办的活动中,也常常会忽略“老漂族”这一群体,无意之中将“老漂族”从社区生活中隔离。“人在异地,心在家乡”,他们的生活以子女为中心,单调枯燥,常找不到自己在城市里的定位。

“老漂族”怎样才能尽快融入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中?孙慧建议,要进一步落实“老漂族”医疗保障,改善异地就医等相关问题,包括统一异地就医结算标准、完善异地就医信息协作管理平台等。

她认为,目前异地就医结算标准不同导致操作困难。例如,在北京本地医保报销比例能达到90%,而异地报销比例仅有50%;二是医保报销药品目录的不同,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可报销药品更多等问题。

她建议一方面将疾病按病种分类,对相同种类的疾病做出全国统一的基础用药报销标准规划,将其作为基准线,对疑难杂症、病情严重者以及各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导致的收费差异,在基准线之上再做出区分。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全国统一标准,例如以北上广以及省会城市这些经济发达、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区域为中心,将医疗资源、社会经济水平接近、以及异地就医流向性明显的城市划分为同一区域进行统一标准结算。

同时,构建病人全国就诊信息统一数据库、统一信息系统,整合网络信息,进一步简化异地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目前,长三角区域的沪苏浙三地已实现了初步的信息互通互联,实现了门诊急诊免备案直接结算、跨省统一医保经办,证明了异地就医信息协作管理平台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

此外,加强社区服务,做好家门口的温暖关怀也十分关键。孙慧表示,社区应建设更多的便民性质的公共服务,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养老服务配送机制,确保覆盖面不止拥有户籍的上海本地老人,更要让占比25%以上的“老漂族”知晓,如老年人最关心的便老医疗、体检等。

社区须重视“老漂族”社交需求,在调查摸底本社区“老漂族”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搭建交流平台。可成立类似“老漂族驿站”之类的组织,建立同乡老漂互助会等社团组织,为来自同一地区的老漂们牵线搭桥,实现社区与居民间的相互扶持。

社区也可利用小孩上学的时间,定期组织一定文化活动,也要大力发展老年公益性文化事业。孙慧举例说:“可以安排本地老人教授‘老漂族’学习当地方言,还可以让‘老漂族’为本地老人展示自己的家乡文化;还要发展老年大学、咨询活动、义工服务等,切实帮助‘老漂族’更好地适应环境。诸如上海话讲座、沪剧表演、智能手机使用、公益养生讲座等,都更有利于促进‘老漂族’与本地老人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