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字化转型,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帮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1-01-25 09:34:51 作者:熊芳雨 薛宁薇 来源:东方网 选稿:何佳明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薛宁薇1月25日报道: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方案,要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仅2个月后,昨天开幕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数字鸿沟”四个字作为关键词就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对上海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网上预约挂号、出示健康码、防疫行程卡……无不体现着生活数字化的方方面面。但与此同时,“数字鸿沟”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部分老年人因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操作,在就医、出行时遭遇种种尴尬,谁来帮他们一把?

这份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面向人人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提升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等服务能力。同时,还要提高智能技术无障碍服务水平,助力老年人、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

显然,上海政府正在以“计划书”的方式,向全市宣告解决“数字鸿沟”难题的决心,并将持续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纾困“数字鸿沟”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哪些环节可以重点发力?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多个角度分享了看法和建议。

数字时代更需要法律“保护”老年人

看到网上一段老奶奶交医保的视频,上海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心里难受了许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冒着冷雨,独自一人去交医保。当她拿出现金交给工作人员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收现金,你要么让你亲戚帮你,要么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就这两种方式。”老人没说话,一个人呆坐在柜台前,驼着背茫然无助地弄着手套,仿佛自己做错了事……

上海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 摄影:汪伟秋

郑惠强代表说,在进行网络问政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老年人集体失声的现象;在网络谣言、网络诈骗面前,老年人更容易成为受害者;未来的医院如果都需要通过软件进行预约,老年人看病可能变得更加困难。如何缩小这一“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共享时代成果,让数字红利惠及老年人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我们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老年数字鸿沟社会支持体系,逐步缩小老年群体和年轻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郑惠强代表建议道,将数字化服务纳入基本公共设施,纳入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中。加大对老年群体智能化数字的研究,促进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发人员开发适老化新技术新产品。

同时他还建议,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保护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治保障。数字化城市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个人数据的大量采集,老年人识别数字技术潜在风险的能力较低,因此更需要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案,防止因数据采集泄露老年人的隐私,伤害老年人的感情。

政府与企业合作铺开线上线下培训

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前段时间刚刚给老年人组织过好几场社区公益课堂,从防电信诈骗、智慧养老应用以及5G知识普及三方面入手,帮助辖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 摄影:柏可林

“半淞园街道老年人比较多,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超过40%了,所以我们在老龄工作上还是比较有心得的”,林龙全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上海养老事业发展,要推进智慧养老等服务能力,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半淞园街道很早就在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智能技术应用辅导,比如在东方社区信息苑半淞园苑,从电脑PC端到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应用,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辅导内容。今年以来,则围绕“一网通办”推出为老服务页面新功能,在如何出示随申码、医疗付费、公交码、地铁码等场景对老人进行指导。

林龙全代表建议,政府、企业和社会联动,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及在政策、法规、审批、资金等方面做好支持和引导,引导企业利用市场化手段服务老年群体的数字化需求,还可以和企业合作,采用直播、视频、培训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同时加强宣传,让全社会形成扶老帮老的良好风气。

开发简化版智能穿戴更适合老人

上海市政协委员章桃旭则主张用技术改良产品,提出开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穿戴装备,并简化不必要的复杂功能,以方便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使用数字化产品。上海市政协委员沈晓苏立足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希望充分利用上海发达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资源,线上线下结合建设服务于老年生活的综合性专业化平台。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捷鑫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桃旭 摄影:王泳婷

纵观代表委员的这些建议,在他们看来,消除数字鸿沟并不是让老年人完全脱离数字生活,相反,是通过外部条件的改善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民盟上海市委的一份调研显示出“数字鸿沟”下可能被忽视的另一面——2020年,上海老年教育全年线下停学,各类老年教育机构试行线上教学。同时,超过 20 家线上老年教育类知识付费平台获得融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新注册用户超过 60 岁的比例接近 30%。

在上海,老年人线上学习的车轮正“滚滚向前”。如何借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机会主动接触网络,或是当下一条最方便可行的道路。东方网记者了解到,事实上,这样的尝试已经在全市试点进行了。

>>>点击进入上海两会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