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茑屋书店结缘上海的背后:“城市更新不止步于物质、环境和空间更新”
东方网2020-12-24 17:19:40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包永婷12月24日报道:12月24日,备受沪上读者期待的上海首家茑屋书店在上生·新所正式开业了。剪彩仪式上,日方代表透露了一个小细节:“我们第一次来上生·新所考察时,发现这里的前身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的英文缩写竟然与我们母公司的英文缩写一模一样,很巧,仿佛冥冥之中自有缘分。”

茑屋书店最终选择落户上生·新所,远不止一个“巧合”这么简单。近年来,上海致力于城市更新,上生·新所位于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盛名的新华路历史风貌区,园区由万科改造更新后在2018年重新开放。短短两年里,这里办公、娱乐、生活、文化氛围浓郁,成为城市更新的“样板房”。这样一个古典与现代、时间与空间融合的空间,正符合茑屋书店的定位。或许,这才是茑屋书店与上海结缘的最大契合点。

每天限流1200 开业前三日预约爆满

当“全球最美书店”茑屋书店与“国际化文化艺术生活圈”上生·新所相碰撞,大客流是可以预见的。为保证良好的参观体验和常态化防疫要求,茑屋书店实行预约制参观,每天1200人可分时段进入书店。预约通道率先在12月21日下午开通,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记者从预约微信小程序上看到,12月24日至27日所有时段均已约满,火爆程度可见一斑。预约通道每天24点开放新日期预约入口,12月28日已开放预约。

记者在现场看到,茑屋书店门口时不时地有市民拍照,但由于没有事先预约,只能隔着玻璃门窗远远地看一眼。有些人掏出手机当场预约,无奈感叹:“太火爆了,这几天都约满了。”茑屋书店特别提醒,预约后无法更改任何预约信息,也无法取消;如果入店时间与预约时间不符,将无法入店。

没抢到开业首日预约名额的读者无需泄气,记者了解到,未来,书店将企划与开展更多线下体验活动,如与艺术家、作家、出版人合作的讲座活动、握手会、读书会、体验式手工坊等,以及举办以艺术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如与美术馆联名的主题展览、艺术讲座等,以文化激发城市活力。

书店配备“提案师” 主题展台定期更换

除了卖书,书店也尝试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此次茑屋书店提出了“策划生活方式提案型”的自我定位,并设立了“生活提案顾问”的岗位,十多名提案师在书店各个区域为读者提供服务。

提案师中既有曾在出版社、书店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也有刚毕业的九零后。他们熟知出版行业的动态,根据当下的时事热点及时调整书店摆陈,定期更换主题展台。比如,目前书店更有三个主题展台,分别为“1924”、“城市美学践行者”和“2020”,让读者了解上生·新所的历史变革、回顾过去一年的社会热点。书店二楼还有网罗世界各地艺术书籍的艺术长廊,读者能邂逅特别策划的艺术家作品展。在那里,提案师则更倾向于给出艺术品、工艺品的搭配建议。

首次进驻历史建筑 城市更新诞生新思路

茑屋书店的选址大多在标准化的现代商场,这次来到上海,是第一次进驻历史建筑,将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有机相融,用博物馆般的场景设计赋予阅读仪式感。“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万科上海区域事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海在开业仪式上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造,让历史文脉得到传承,片区特色得以发挥,让居民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年轻人有奋斗的空间,让这里成为有生活、有文化、有温度的活力社区。

近年来,上海致力于城市更新,以茑屋书店所在的长宁区为例,愚园路提升生活型态激活了百年小马路的新产能、天山街市开启“重返过去”计划重现天山商业一条街的繁华、新华路巧用闲置“边角料”形成可满足持续展览的街头展廊……正如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岑福康在开业仪式上所言,长宁区以城市更新和精细化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的工作,已远不止步于工程意义上的城市物质更新、环境更新和空间更新,而是“人本价值”、“共建共治共享”、“五个人人”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等城区定位中的重要部分,这是长宁城区发展轨迹中有温度的一条脉络,这条脉络不断地在清晰,“城区品质已经成为定义城区、选择城区和建设城区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作者:柏可林 包永婷
选稿:何佳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