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温情的城市不能容不下街头补鞋匠

2020-12-20 09:42:47 作者:郭元鹏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郁婷苈

在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沙江路与东吴中路交界的路边,76岁的俞阿海正忙着为顾客修补鞋子。俞阿海是东吴镇南村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从事补鞋这一行,一干近50年。除了风雨天气,他总会骑着一辆三轮车来到街头。三轮车上装的都是补鞋的工具,皮钉、钳子、剪子、锤子……一应俱全。这些工具仿佛带着浓浓的历史感,从上个世纪穿越到今天。(12月20日《宁波晚报》)

在补鞋的这些年里,俞阿海从未离开过家乡,他与他的补鞋摊已经融入了街头。当地人说,“街头补鞋匠”就是城市里的一道最美风景。这种风景就是城市“宽容的风景”“管理的风景”“民生的风景”“烟火的风景”。

随着城市管理的深入,蓦然回首却发现,很多“街头小营生”看不到了,修理雨伞的不见了,修理拉链的不见了,修理钥匙的不见了,修理鞋子的不见了。

“街头小营生”的消失,有着不少原因。比如,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手头宽裕了,一些生活用品坏了直接丢弃,不再想“缝缝补补又三年”了。但是,这不是全部的情况。并不是所有市民都不想“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没有了“缝缝补补的地方”,自己又不会修理小物件,在街头还难觅“修理小物件的生意人”,也只能丢弃。正如宁波鄞州区街头的修鞋匠一样,生活就火热得很。

前几天看到一则报道:某地一个小区来了一位“修理雨伞的”,结果场面相当火爆,市民纷纷将家里的雨伞拿出来修理,还有市民说“欢迎您经常到我们小区来,家里的雨伞只是断了一根伞撑子,还有八成新,丢了太可惜了!”为何这种生意受到市民欢迎,这说明“街头没有了修理雨伞的”。

并不是这些“街头小营生”不想走上街头,而是他们在街头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一些城市管理者认为,“街头修鞋匠”“街头修锁匠”“街头缝补匠”有损城市形象,不准“摆摊设点”。有的规定必须租赁店铺,有的虽然允许“摆摊设点”但是却赶到了“偏僻的角落”,市民找不到,他们也生意不好。对于“街头小营生”者来说,租赁门面显然不现实,门面如此昂贵,是不值得的,都是手工活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

对于“街头小营生”需要从“民生视角”去审视。一个来说,这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只要是“用劳动换价值”都值得敬畏;一个来说,这是一种为民服务,能够让市民更加方便。

今年,江苏沛县在街头规划了几十个“为民服务平台”,统一设计了“街头的小柜台”,免费提供给修理锁的,修理拉链的,修理自行车的,修理鞋子的“小营生者”使用,既方便了市民还给这些人提供了赚钱的场所。城市管理,也得有烟火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