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解放军再添高原利器:可拆装保温营房无惧低温 提供24小时热水
东方网2020-10-12 13:13:17

图片说明:新型可拆装营房 央视截图

东方网·演兵场10月12日报道:打仗就是打后勤!据央视军事报道,我军新型可拆装式自供能保温营房近日亮相,部署在新疆、西藏等海拔超过五千米的一线边防地区。这种新型营房采用节能建筑、太阳能发电模式,可让室外温度-40℃的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建筑物内部温度可维持高于15℃,提供强有力的野战宿营保障,解决部队长期驻守低温、低氧高原地区的困难。

图片说明:保温营房采用了模块化 央视截图

演兵场注意到,这种新型可拆装式自供能保温营房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其所有材料在工厂预制生产,透过物流配送至建设点,结构是采用轻量化设计,安装时无需机械,官兵只要徒手便可快速搭建,且可灵活组合为班、排、连、旅等各类营地。

图片说明:韩旭教授 央视截图

快速搭建的房屋如何实现保温呢?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教授韩旭指出:“你别看它是拼成的,有很多缝,但组装了以后,我们融合了很多黑科技在里面。它里面的气密性非常好,而且保温性能很强悍,你看我们站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寒冷感,外面已经冰天雪地了,即便外面是零下四五十度的冰天雪地,屋子里也能保证战士们温暖如春!”

图片说明:新型可拆装营房备受官兵们好评 央视截图

这种新型的营房得到了战士们的高度认可。战士们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纷纷指出了这种营房的密封性好、舒适性高等优点:以前在餐厅帐篷吃饭时,只要刮风,碗里面就都是沙子,如今搬进新型保温方舱,再也不用吃沙;一天24小时有热水供应,冬天洗漱再也不害怕冻手冻脚了;不管白天训练强度有多大,天气有多寒,回到保温方舱后不仅身体暖,心更暖。

图片说明:新型可拆装营房  央视截图

不仅如此,这种可拆装营房除了在高原地区使用,未来还将陆续投入到一线边海防部队、驻训和临时部署部队使用,支持解放军在极端性气候环境的战备训练行动。陆军后勤部军事设施建设局工程处处长周久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后续我们还要陆续投入使用高温高湿、高盐台风型,为确保部队扎得稳、住得下提供保障。

在高原地区仅仅住得好是不够的,在外执行任务时战士们必须得要好穿得暖。演兵场之前就曾报道过,为满足高原高寒、高温高湿以及寒热大跨度交叉等不同地域环境被装保障需求,解放军列装配发新型边防巡逻被装,可以通过品种搭配、组合穿着适应我国各类特殊气候。

资料图:新晋士官们换装新型边防巡逻服

日前,西藏军区边防某团组织的一场秋季新选晋士官重火器集训。演兵场注意到,此次集训中的新晋士官们都已经换装了新型边防巡逻服,进一步提升了在高原严寒地区的适应性和作战能力。

资料图:新边防巡逻服中的羽绒保暖棉衣裤

此次列装的边防巡逻被装主要包括防寒头套、保暖作训服、轻便防寒保暖作训大衣、吸湿快干内衣裤、保暖绒衣裤、羽绒保暖棉衣裤、保暖棉背心、防寒外手套、防寒毛巾袜、防眩光眼镜等共15个品种。具体看来,解放军此次的新型巡逻装按照排汗层、保暖层、防风防水层的三层穿衣法则组合,以实现对高寒地区的适应性。

资料图:新式全自动主食加工车

为了让高原前线的战士吃得好,解放军特意研发了一系列特种野战炊事车,这种新式全自动主食加工车,大大提高了我军在高海拔地区的热餐制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该车还能做到全域伴随、全地形展开,保证战士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吃上一口热饭。

为什么要特意开发高原野战炊事车呢?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和气压低,在4500米高原腹地时,水的沸点连在90℃都不到。而针对高原高原型野战炊事车不但能将饭做熟,还能提供更多的饮食种类,大大的提高了高海拔地区的热量和营养摄入。

资料图:该型野战炊事车可快速烤制的新鲜面包

除了能制作传统的中餐,该型野战炊事车可快速烤制的新鲜面包,这对于调整战士们的饮食结构和增加食品种类都大有益处。仅以烤面包为例,野战炊事车在80分钟内就能制作出成品面包,全速运转时每小时可以生产1200个面包。

吃、穿、喝、拉、撒、氧、医……各种后勤的细节汇聚成了高原上的战斗力。不久前,西部战区空军某旅的一名副指导员在训练中意外摔伤,被西藏军区总医院诊断为脂肪栓塞,而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还极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运-9医疗救护机首次上高原

危急关头,运-9医疗救护机紧急出动,将其从西藏拉萨转运至陕西西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动也是运-9医疗救护机在近期刚刚完成高原试验和试飞定型之后首次上高原执行任务。

资料图:无人机“蜂群”前出送餐

无人化、智能化已经融入到解放军后勤保障的很多细节,而在高原这个特殊环境中,后勤保障装备必须有用高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不久前,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近日编组支援保障群,模拟为前线部队送热食。演训中模拟了运送过程中车队无法通行后立即安排无人机“蜂群”前出送餐的环节。

资料图:车头为“五对轮”的卫生急救车

此外,央视《国防科工》曾披露一系列无人后勤支援装备,诸如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无人机运送配型血液和进行洗消的机器人等等。以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为例子,该车可以成为运送、急救伤病员的新型机动急救平台。尤其是其履带式设计,使其能够通过山地、沙漠、泥泞、沼泽、冰雪地等复杂地形,可伴随任务部队。

作者:夏阳
选稿:魏政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