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 |贵州青岩镇龙井村:振兴布依古寨,生态文明先行
中国经济网2020-09-30 10:07:59

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石板小路、漂亮典雅的文化长廊、休闲宽广的健身广场、蜿蜒美丽的田园长堤……9月28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布依族古风酒歌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雪/摄

龙井村是贵阳市花溪区少数民族村寨,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村里有一口至今仍源源不断流淌着清澈甘甜井水的古井,因而得名“龙井”。早在2011年,隔壁的青岩古镇发展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这个距离古镇不到两公里的村子却连平整的道路都没有。

“这些年村里发生的变化,得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好多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都不认识回家的路啦。”龙井村村民陈飞燕告诉记者,以前的村子环境卫生很差,牛粪、垃圾随处可见,没有通村公路,村民相对闭塞而贫困。

2011年4月,根据花溪区总体规划发展定位,龙井村被确定为民俗村落体验区。对村寨主干道、排污沟、人饮管网、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让道路变得平整、环境变得整洁、庭院变得漂亮。

“基础设施建起来了,但是往前发展却显得后劲不足,主要是没产业,关键还是要把发展与村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发动村民参与进来。”龙井村党支部书记说,龙井村抓住背靠青岩古镇这个贵阳唯一国家5A级景区的优势,以村寨的优势资源为依托,从2016年开始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龙井村一处特色餐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雪/摄

秉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龙井村成立了村集体全资公司,并与镇平台公司合资成立公司,通过“三变”模式,吸纳村民以入股、出租或流转等方式将闲置的农房、土地、荒山等资源集中到公司,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开展景区化提升、产业化打造、品牌化塑造,打造“休闲龙井”“乡愁龙井”。目前,已成立餐饮、民宿、文化、种植、腊味等5个合作社。

“现在村里开了13家农家乐,4家民宿。村民都不用出去打工,留在村里好好发展旅游。”陈飞燕告诉记者。近几年,龙井村的乡村休闲旅游逐渐发展起来, 2019年夏季就接待休闲避暑游客两万多人次。

布依族传统蜡染技 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雪/摄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龙井村成立了布依山歌队、舞龙队、腰鼓队等多个民族文化表演队伍,在每周六晚上举行的举办篝火晚会上进行表演。同时,龙井村还通过举办“布依歌会”“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等活动,充分展示、传承布依族蜡染、刺绣、古歌等文化艺术,培养了一批热爱布依民间文化的布依文化传承人。

近年来,龙井村围绕打造绿色生态型村寨,以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并依托布依族特色,发展集生态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等一系列荣誉。

作者:张雪
选稿:徐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