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自贸试验区建设既要谋子更要谋势
中国经济网2020-09-25 10:22:08

在“十三五”进入尾声、“十四五”即将开启的关键时期,我国自贸试验区大家庭又迎来了北京、湖南、安徽3位新成员,成为本周引人关注的大事之一。

自2013年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创建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已渐成燎原之势。7年来,自贸试验区历经5次扩容,数量增至21个,不仅实现了对京津冀全覆盖,还叠加了中部崛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截至目前,各地自贸试验区已形成了260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在自贸试验区示范效应带动下,一些地方发展外向型经济心情迫切,对于申报自贸试验区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在此情形下,自贸试验区数量“水涨船高”,自然引发了一些舆论热议。比如,有市场人士担忧,自贸试验区建设面积动辄百余平方公里,涉及土地、财税等诸多重要领域改革,会不会演变成一场新的政策“圈地”?也有人认为,自贸试验区一下子这么多,盲目“跟风”是否会拉低创新成果的“含金量”?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对自贸试验区的概念有全面的了解。自贸试验区作为一种“舶来品”,很多人习惯于借助国际经验、国际视角来考量它。事实上,自贸试验区并不存在公认的国际经验和定义,虽然很多国家都建有自贸试验区,但它们在性质、功能、范围等方面却千差万别,充其量算是个别国家的经验,不能成为通用的国际经验,这也正是自贸试验区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通常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并非优惠政策的洼地。换句话说,自贸试验区并无所谓的“高含金量”政策优惠,而是强调通过更大力度的“放管服”改革和更多领域的制度创新,发挥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引航探路。

从数量上看,我们不怕自贸试验区“苗圃”多,只盼能育出更多改革创新的“种子”。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率先在要素集聚度高、资源禀赋好、发展基础扎实的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作用的应有之义。从某种意义上看,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恰恰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只有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遍地开花”,才能让改革红利更好地释放、改革成果更好地分享。

从21个自贸试验区自身发展来看,它们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发展问题,承担的职责使命也有所不同。比如,北京自贸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湖南自贸试验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安徽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等。这些差别化的探索均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构建起与国际规则有机衔接,更加开放、公平、高效的市场经济体系。

当然,既然是“试验田”“苗圃”,自贸试验区建设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不确定性,甚至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对此,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树立起自贸试验区发展“一盘大棋局”意识,既要在单个区域建设上谋好“子”,更要在全局发展上谋好“势”。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更多地发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精神,要把推动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密结合起来,不断释放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顾阳
选稿:徐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