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长宁这8个案例获选“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

2020-09-21 10:06:48 来源:长宁区融媒体中心

9月15日,在由市爱卫办、市健促办共同主办的“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分享会”上,长宁区共有2个示范案例和6个优秀案例脱颖而出。

【示范案例】1、“白领医小时”,服务职业人群新模式

为贯彻市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和上海市卫计委“1+8”文件精神,根据中心下移、资源下沉的原则,将健康服务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共建创新型、服务型社区。2016年,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共同协办“白领医小时”合作项目,以天山商圈白领中心为固定服务阵地,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宣传点,每个团队拿出“特色绝活”,利用每周三中午的一小时,为周边的白领提供全科咨询诊疗、中医诊疗、火罐理疗、中医适宜技术等健康志愿服务,探索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职业人群新模式。2016年以来,“天山社区白领医小时”项目已累计开展300余场活动,服务了18500多人次,并在携程、春秋、天山商圈白领服务中心建立了“白领医小时”医疗服务点。该项目荣获了上海市群众最喜爱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第二批“医疗服务品牌”“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等荣誉。

2、“美小护”线上接单、线下护理

《健康上海行动》提出,至2022年,初步建立上海“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护理”等互联网健康服务体系,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提升居民体验。2016年,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了“天山美小护”社区居家照护平台的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平台管理和移动端应用,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作为“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引领探索者,“天山美小护”创新网上“接单”模式,通过居民线上线下预约申请,总服务台完成客户信息与服务项目收集确认,平台完成订单派送,服务对象和出诊人员同步收到订单跟踪详情,形成“线上接单、线下服务、平台管理整合”的闭环递进式服务机制,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天山美小护”已服务1500余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8.5%,荣获上海市第二届“创新医疗服务品牌”。

【优秀案例】1、周医生开出“健康加油站”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15-2017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塑造居民健康行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周祥俊建立了自己的“周医生健康加油站”。“周医生健康加油站”,通过“四个+一个” 实现“互联网+健康”,“四个”即:每月一次百人课堂、每月一份健康报纸、每周一次网络广播与一次网络视频;“一个”即:一个健康微信群。从2015年至今,“周医生健康加油站”已开展百人大讲堂60余次,制作并撰写100多集视频、200多集音频、30余篇文章,以全方位的健康科普结合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广泛深入民众生活,制作符合互联网推广,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健康科普内容,满足了广大民众对健康养生内容的需求。通过立体式的健康科普方式,纠正错误认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达到防病治病、二三级预防目的,有效减少医疗支出。同时通过健康科普行为,周医生与民众进行良性互动,树立良好形象,增进了医患信任感,改善医患关系。

2、心视野·心对话

为更好了解广大市民心理健康状况,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自2010年起开始主办“心视野心对话”与心灵相约高峰论坛。9年来,“心视野心对话”论坛探索出社区心理教育和服务的新思路,创造并完善一套针对全社区人群精神健康服务的心理工作全新模式,拓展长宁区精神卫生健康工作领域,改变精神卫生工作只针对“病人”防治的印象,充分利用现有专家、支持网络等资源,探索将文化艺术与心理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使精神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充分满足社区健康人群的心理服务需求,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倡导良好的心理调整方式,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据统计,自第一届论坛成功举办至今,论坛共吸引4000余人次参加,40多位专家参加,10余家媒体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影响力广泛。

3、 “放学别走!”健康科普更生动

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培养他们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是保障、促进青少年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为此,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出“放学别走”学校科普公益项目。项目包含“酱紫的蛙”趣味科普、“健康防护林”防病知识、预防近视实事工程匹配课程三大板块,其中,“酱紫的蛙”选取的话题均为学生生活中的热点或难点,提炼出最普遍的问题进行剖析,给出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利用碎片化时间为他们的健康问题指点迷津;“健康防护林”将学生请进疾控的中心实验室、应急管理物资库、应急指挥中心等场所实地参观,对预防健康的技能有了最直观的了解;“青少年预防近视”通过开发健康课程,将运动和科普知识想结合,学习和游戏相交替进行,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放学别走!”作为一个新型公益项目,不仅有着科普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在丰富科普资源和拓宽传播渠道上做了提升。在市卫健委团委,长宁区团委,长宁区卫健团工委的支持下,项目整合了区域内的医生、学生甚至各行业青年的资源,实现了“医+教+n”的结合。

4、“长宁健康好声音”创新科普品牌

为了改变以往被动宣教的模式,在长宁区卫健委的领导下,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造新型健康促进活动“长宁健康好声音”,旨在鼓励更多居民主动学习健康科普知识,并通过居民对自身健康知识的提炼,创作全新的科普作品。以此挖掘更多优秀的健康达人和科普作品,创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新模式。“健康好声音”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活动,面向普通居民,组织群众参与的说唱、讲演等类型竞赛,寓教于乐提升居民的健康促进意识和自觉性;面向家庭医生,专业性病例研讨、以现场科普演讲、小品表演、技能传授等形式向居民传授健康知识;面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作为小组日常活动的补充,并且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及交流分享渠道;面向中小学生,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多个健康问题作为主题,组织学生提炼、改变、创新;面向全区50余所中小学的健康小达人征集“健康金点子”,通过现场演讲、相声、歌舞、小品等形式进行主题展演。通过多年大赛,精选30个作品,涉及朗诵、歌曲等曲艺作品,以及健康科普讲稿、健康干预方案等专业作品编制成合辑,用长宁百姓自己的声音来传播健康知识。同时,辅以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工作规范等,推送给社区家庭医生,作为教材和范本,为他们日常宣教工作提供实用工具。

5、“亮睛”“控重”“清新”,打造健康校园

哈密路小学是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西部的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学校。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梳理发现健康问题,通过开展“亮睛”、“控重”、“清新”三大行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亮睛行动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师生共勉共同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完善设备保障适合学生的光线和桌椅高低、引入中医开展护眼保健、全面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等措施,多管齐下开展学生防近工作。控重行动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午餐的饮食干预、开展“阳光体育”,加强运动指导、坚持每天运动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等,加强对超重和肥胖的学生进行相关干预,并形成了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过程中的特色项目。清新行动则广泛动员,积极创建无烟学校。学校在健康促进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一边摸索一边践行,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健康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水平在不断地提升。

6、苏州河建设步道亮相长宁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苏州河中心城区42千米岸线公共空间到2020年基本实现贯通开放的要求,长宁区积极推进苏州河健身步道(长宁段)建设,着力打造一条具有长宁人文景观特色的苏州河沿线健身步道。步道东起江苏北路,西至外环西河,全长约11千米。苏州河步道建成后,将与本区6.25千米外环林道生态绿道、3.7千米新泾港沿线慢行系统连成网络,有效串联长宁区东西部绿地、商业、体育、文化、旅游等元素,着力打造一张形同“大拇指”的慢行生态网。步行舒适的彩色沥青、间或设置的健身器械和可坐可躺的多功能栏杆,共同构成市民休闲健身的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