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适老化改造” 从“屋里厢”开始

2020-09-20 14:43:32 来源:上海黄浦 选稿:孟繁嘉

自2012年起,黄浦区累计为全区550户低保等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了适老化改造服务,资金总投入为1292万元。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黄浦区作为“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中心城区,一些老旧小区存在老年人口集聚、房屋面积小、设施缺乏等状况。“甚至有时连用于嵌入式养老设施的十几平方米的空房也一屋难求”。

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黄浦区老年人家庭对适老化改造需求日趋多元化。2019年以来,黄浦区结合各试点街道探索符合中心城区特点的养老服务创新,并推动各街道结合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型“适老化”工作,不断推进“适老化”改造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

“私人订制”居家适老化改造

对于曹素娥来说,独居在半淞园路街道西二居民区的哥哥曹宏钟一直是她的牵挂:“我哥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有时候精神恍恍惚惚的,我们兄弟姐妹也不能时刻守在他身边,总是放心不下他。”

曹素娥的牵挂,也一直是西二居民区老龄干部钱滢的“心病”。一直十分关注居民区内独居老人的钱滢,听闻街道要帮助居民区老人进行适老改造时,立刻联系了曹宏钟和曹素娥兄妹。

街道适老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半淞园路街道之前一直在进行适老化改造的摸索,主要针对经济困难、失能、失独、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免费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对老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以及家具配置、细节保护等作一定调整或修造,以更利于老年人通行、洗澡、如厕、休息等,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便。

适老改造的施工负责人张合明告诉“蹲点”记者,通常需要改造的老房子都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个是老化,房子部件材料在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例如地面磨损过于光滑、墙面破损脱落等;另一个问题是过时,家中设计不合理,缺少适合老年人的功能设施等,例如卫生间有高低差,房间内缺少适老辅具等。

除了解决上述问题,居家适老化改造也根据老人的个体状况做了一些“私人订制”。在曹宏钟家中,施工队就应老人要求,在阳台处多设计了一个洗手池,满足老人平日里洗漱、洗衣的需求。

贴心安全措施温暖老城厢

提升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始终是适老化改造的一个方向。

在老城厢豫园,由于人口结构复杂、房屋年龄老旧,适老化改造的难度不言而喻。“适老化改造要从老人的刚性需求出发,在小细节上多关心和考虑他们的需要,切实提升老人居家的安全指数,让老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豫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一佳介绍,这里的首批试点选择了位于淮海东路89弄的桃源新村,该小区属售后老公房,建于上世纪50年代;小区共有居民320户,778人。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34%,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较多。

项目实施前期,居委会对试点小区开展了详尽的人员排摸,根据前期走访调研,将目标人群锁定为80岁以上高龄独居,或70岁以上失能独居,且月收入低于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的老人;接着,街道专门成立了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委会、项目实施方组成的三方工作组,对每一户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居家环境逐一进行入户评估,形成“一户一策一档”的服务方案,从环境改善、辅具配置、智能化居家医养服务三方面实施功能化、精准化的“微改造”。

此次入选桃园新村第一批适老化改造的对象中,今年70岁的吴伯伯,是一位低保独居老人,早年因脑梗导致左侧肢体行动困难,居家生活多有不便,而且家中多处存在安全隐患:房间墙体、顶部破旧不堪;卫生间存在高低差,地面滑;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安装位置不合理。经过此次适老化改造,老人家中的墙面、天花板粉刷一新,卫生间内安装了全新的安全扶手,居住环境敞亮了,也更安全了。

陈一佳告诉“蹲点”记者,随适老化改造工作进入居民家中的,还有一位“健康卫士”——街道为有需求的老人增加了医养服务项目,配备了专业的健康管家和智能化呼叫感应设备,通过“线上+线下”“人工+智能”互为补充、相互交融的服务模式,全方位保障老人的居家安全性。

百年老弄堂中探索特色模式

南京东路街道作为上海市首批“适老化改造”的6个街道之一,近年来尝试将“适老化”改造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打造出了“江阴路72号”模式。

江阴路72号是一处老式居民楼,为上世纪20、30年代老洋房结构,共住有26户居民,其中8成以上是 60岁以上的老人。居民楼内部“老小旧窄”,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2019年起,南京东路街道对该处居民楼进行“微更新”,并推进其“适老化改造”项目的落地。

居民宋阿婆告诉记者:“改造前,街道和居委干部十分重视我们居民的意见,还结合多方意见制订了多种不同改造方案。”具体方案确定后,经过半年多的改造更新,原本的公用卫生间被改造为淋浴房与马桶间,并安装了安全扶手、折叠椅,还贴心地设置了紧急呼叫报警装置。而原先堆满杂物的一楼庭院、顶楼天台,已被清理干净并种上了绿色植物;老旧顶棚换成了全新钢结构顶棚;原有违章建筑拆除后腾出的空间,用来新建了一处公共花坛,成了许多老人“噶山湖”的休闲空间。从提升生活实用度,到满足社交心理需求,“江阴街72号”模式,为老年居民提供了全新的养老生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还与上海地产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上海市首家以石库门里弄为原型、实施功能改建的适老化智慧养老展示体验中心。中心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选择适配性产品,融合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等日常活动区域,嵌入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模拟真实居家环境,提升老人对适老化改造工作的情景感、体验感、代入感,有利于沟通了解社区老人对适老化改造的真实需求,也有利于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的科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