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882年,南京路上一盏电灯,点亮属于上海的城市传奇
东方网2020-09-11 09:50:23

东方网9月11日消息:“这些电灯装在好几处地方,有一盏装在南京路江西路转角……以上这些都是上海电气公司第一次灯展取得卓越成果所产生的力量……”

1882年7月27日,在华最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刊登的这篇报道,为世人还原了上海电气公司在南京路点亮中国第一盏电灯的历史现场。

那一年,来自英国的立德禄等人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在南京路江西路西北转角处竖起上海第一盏弧光灯杆,用一台16马力(11.93千瓦)蒸汽引擎发电机为其供电,并沿外滩到虹口招商局码头立杆架线,串接15盏弧光灯。当年7月26日晚上7点,灯杆上方的弧光灯划破夜幕,明亮如月,吸引了成百上千双新奇的目光聚集围观。

图片说明:南京路江西路口的老明信片(来源:图说上海)

上海电气公司的诞生及电灯运用于城市照明,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从上海起步,这一时间仅比全球率先使用弧光灯的法国巴黎火车站晚了7年,而比日本东京电灯公司早了5年。

2002年7月26日,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第一盏电灯灯杆树立的位置设了一块书型青铜碑,碑文记录道:“一八八二年七月二十六日,中国第一家发电公司——上海电气公司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

图片说明:市民游客可以扫描青铜碑上二维码了解“第一盏电灯”相关历史

138年前的夏夜,南京路江西路转角的一盏电灯,开启了这座城市的新时代,那首脍炙人口的“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从此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138年后的今天,南京路江西路的这个转角,因为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开街,即将再次迎来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

本周六,2020年9月12日晚,第31届上海旅游节将于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开幕,与此同时,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开街全新亮相。作为开街的重要标志,将举办“南京路步行街东拓亮灯仪式”。

图片说明:被临时围起来的“第一盏灯”。9月12日晚,这里将举行开街亮灯仪式。

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历史与现实在同一个地点交汇。现在,这个被载入史册的转角拥有了最新的命名——1882广场。

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工程设计方——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景观设计总监包蓓蓓说,我们将这块空间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行重新挖掘和提升,设计了一个路口广场,通过“一本书、一盏灯、一条带”传承南京路独有的文化记忆。

图片说明:“一条带”浓缩了南京路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比如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大光明戏院开幕等等

所以,市民游客可以在1882广场看到,整条南京路上独一无二造型的一盏街灯。既不同于河南中路以西、步行街中央一排顶着“飞盘”的金色灯柱,也不同于东拓段、步行街中央一排连着玻璃灯头的黑色灯柱,而是被设计成充满复古气息的灯帽和灯泡,灯杆上刻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金色字体,有一种向历史致敬的意味。

图片说明:河南中路以西,南京路步行街中央一排金色灯柱

致敬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创新。1999年,河南中路以西,南京路步行街开街,一大设计亮点便是步行街中央一排金色灯柱,结合了照明设施和包括座椅在内的配套服务设施,像一条金带镶嵌在步行街上。

图片说明:南京路东拓段,步行街中央一排黑色灯柱,综合了通信信号塔、5G系统、公安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等多项功能

2019年,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工程启动,金带的设计理念同样被延续,以一排造型简洁的综合灯杆向东延伸至外滩。原来沿街两侧的灯杆功能全部归并到这些综合灯杆内,“苗条”的身材里暗藏通信信号塔、5G系统、公安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等多项高科技。

图片说明: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尚未开街,已吸引不少市民游客

1882年的一盏电灯,由此点亮属于上海的城市传奇,这是南京路的荣光,更是南京路打造世界级商业街的底蕴和底气。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一条南京路从东走到西,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黄丽春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