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20服贸会:一场超乎想象的科技盛景
科技日报2020-09-07 19:36:58

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为期5天的展览会呈现的是一场超乎想象的科技盛景:“智慧”服务机器人、“硬核”冬奥技术、科技与文化交融……据统计,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超过10万人注册参会,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密集举办,381项展会预筹成果集中推出,异彩纷呈,世界瞩目。

“智慧”服务机器人超乎想象

9月5日,科技日报记者探访服贸会展馆时看到,“智慧”服务机器人颇为吸引眼球,在家庭、物流、健康、商业、环境等工作和生活场景,全方位施展十八般武艺。来自中国、瑞士、日本、美国、以色列等10多家相关企业展出了他们的最新成果。

只见一款垃圾分类机器人“眼疾手快”有条不紊地把一桶混合垃圾中的面包、易拉罐、纸屑等分拣得清清楚楚。ABB展台一位工程师介绍说,这是一个将自动化、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软硬件技术结合一体的机器人,其集成了华为AI芯片模组,并运用华为云服务,实现整个垃圾识别和分拣过程的自动化。

一只银色金属质地、指头关节精致的机器手令人驻足。“这是用于假肢的智能可穿戴AI仿生手,内含微小电机,集合全关节仿生结构、多自由度协同策略、快速机电耦合/解耦机构和柔性触控材料等前沿技术,通过识别肌电信号类别和速度,实现对仿生手的位置和速度精确控制,完成日常生活中80%常见动作,可应用于上肢伤残人士、辅助装配、智慧工厂、物流搬运、高危处置、精密制造和科研教学等场景。”智能科技专题展区京东机器人产品部产品经理常荻介绍。

“黑科技”助力冬奥会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雪运动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设计、营造冰雪场景方面,越来越多依靠“黑科技”助力。

几个孩子路过天冰展台,一下子被一部架在空中的造雪机徐徐喷出的片片“雪花”吸引。“随着滑雪行业的兴起,为了满足国内多地区搭建室内雪场的需求,生产高品质的雪,需要研发出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达到室内造雪的特殊要求。”天冰造雪设备(三河)有限公司市场推广负责人沈玉梅介绍。

走进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区,看到一位脚蹬滑雪板的小伙子帅气自如地在覆有白“雪”的斜坡上来回滑动。走近一看,“雪”并非是真雪。“这是从荷兰引进的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可提供最佳摩擦系数,模仿真实滑雪体验。其属于新一代室内滑雪模拟系统的重要部分,能够为运动员和教练提供适合的训练方案。”在冬季运动专题展区,上海世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泉海介绍说。

“大概在今年年底,冬奥会所有场馆的建模仿真都将设计完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场馆都是采用数字虚拟仿真系统建模设计的,其可以虚拟数字化方式1∶1还原体育赛事场馆,大大节省场馆运行设计和转播规划等成本。”相关工作人员在大屏幕上演示如何进行虚拟数字建模的操作。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

记者将一个类似“耳机”的装置贴近前额戴好,旁边电脑屏幕马上显示出:专注度阈值99%、共鸣度80%,情绪“平静”,同时,还显示出大脑左右反射区活跃状况等。这种“隔空”了解大脑内部状况的技术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基于脑波数据采集分析的沉浸式意念交互新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锁定’人的专注度,从而控制屏幕,开启一个新的人机接口方式。利用这种3D交互手段陈列的艺术品,可给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北京鲸世科技总经理吴源介绍说。只见展示大屏幕上一个静态的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随着参观者注意力的高涨,瞬间“活起来”,几个俑人一个个从驼背上跃起。

有了科技手段的加持,传统文化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服贸会展示科技与文化的水乳交融,让观众有了更多的惊喜。

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在文化服务专题展上,以数字化的形式再现30件文物修护的工艺流程。其中,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国家一级文物《清龙藏》木质经板保护修复项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口明末战场遗址部分出水金银器的保护修复与工艺研究合作项目”等相关修复技艺生动展示在观众面前。


选稿:徐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