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央视揭秘国产新型火炮:打坦克还能打飞机,千米击穿14厘米厚钢板
东方网·演兵场2020-08-31 17:25:38

东方网·演兵场8月31日报道:轮式底盘加电控无人炮塔,40毫米口径自动炮配高杀伤力埋头弹,1000米距离内,轻松击穿140毫米以内的装甲目标。机智灵活的“猎歼式”火控系统,搭配最大仰角接近90°的大射角炮管,不仅可以打击地面装甲目标,还可以应对直升机、末敏弹。这便是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最新一期《国防科工》曝光的新型埋头弹火炮武器系统。

火炮发射瞬间 央视截图

埋头弹,顾名思义就是把弹头埋起来的弹药,又称套筒式弹药或者嵌入式弹药。尖尖的弹头被埋在发射药里,整个弹体呈现一个圆柱形。这发口径仅有40毫米的埋头穿甲弹却拥有巨大的威力,让相同口径的传统弹药也会“自叹不如”。比如瑞典的CV9040步兵战车,其40毫米机关炮能穿透100毫米的均质钢板,而埋头弹可以穿透140毫米的钢板。

埋头弹弹体示意图 央视截图

独特的弹体结构,缔造超强的打击威力

小小埋头弹,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埋头弹小身材、大威力的秘密,藏在它的内部结构里。埋头弹与传统弹药的内部结构完全不同,埋头弹弹头放在药筒内,发射药则填充在弹头周围,有效减少了弹头外露的长度,装药量更大。更关键的是,埋头弹在国内首次采用二次点火设计,即埋头弹在第一次点火后,将弹内结构脱开,启动弹丸,使其卡在一个位置上,让药筒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发射药再进行第二次点火,形成强悍的初速,脱壳后的弹芯继续以约4倍音速的速度向目标钢板疾速飞去。

炮弹飞出炮口瞬间产生的“炮口风暴” 央视截图

这种新型的内部构造,使得埋头弹具备超强的威力,1000米距离范围内,能够轻松击穿装甲厚度在140毫米以内的目标。击穿钢甲产生的钢渣,以及在穿甲过程中剩余的弹体,还能变成无数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杀伤破片,对目标周围产生大面积毁伤。

炮弹穿透钢板,留下一个很大的弹孔 央视截图

据该炮总师介绍,如果想要同样穿透这么厚的靶板,达到同样程度的穿甲毁伤,按照传统火炮来说,至少得是德国“虎”式坦克,才可能与之相当。在目前新一代火炮中,至少也应该是57毫米口径以上,才能达到这种威力。该总师还透露,虽然这种埋头弹对三代和三代以后的坦克正面装甲,一般是穿透不了,但是它只要稍微一侧身,这个弹就可以把它的装甲打透。

另外,埋头弹火炮的供弹方式与传统火炮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火炮的携弹量可以达到90发,主弹箱和备弹箱都在炮塔里面。而且,传统火炮的炮弹呈锥形,供弹时需要弹链的帮助,而埋头弹呈规则的圆柱形,供弹时无需弹链。也正因为如此,该炮采用了先进的摆膛式自动机供弹系统,有效减少弹药卡壳,还大幅提升了火炮性能,射速更快,反应时间更短。

接近直角的大射角炮管,不仅能打坦克还能打飞机

埋头弹作为一种新型炮弹,自然也就需要完全不同于传统火炮的专属武器系统与其适配。新型埋头弹火炮采用机动灵活的8 x8轮式底盘,车体配置有厚重的装甲, 炮车乘员全部置于车内。该炮采用电控无人炮塔,这种炮塔正面投影面积小,还能够减轻整车重量。

埋头弹火炮炮管 央视截图

炮塔上安装40毫米口径的埋头弹自动炮,在炮管外面,包裹着类似于四边形的钢铁结构。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对炮管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另一方面在埋头弹火炮连续发射之后,炮管温度骤然上升,这个“保护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敌方红外探测装置的侦察,起到一个隐身的效果。

360°无死角,接近90°大射角炮管 央视截图

炮管可以竖起接近90°,这就使得该炮既可以对地面的装甲车辆进行打击,又兼具高射炮功能,对空中力量造成威胁。拿最常见的末敏弹来说,埋头弹火炮武器系统搜索到空中的末敏弹后,即可用埋头弹给予有力打击。炮弹在距离目标6米处起爆,瞬间散布出几百个钨珠,对末敏弹进行有效防御打击。不仅如此,该炮系统还可以对直升机、无人机等空中力量构成威胁,填补了地面装甲力量对空防御的空白。

机智灵活的火控系统,发现即摧毁目标

除此之外,埋头弹火炮还采用“猎歼式”火控系统,“猎”是发现,“歼”是打击。这型火控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地面装甲火控系统。它将发现目标、侦查目标和歼灭目标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战中,车长可以越过炮长,直接指挥攻击,包括射击、跟踪目标和指示目标等。这样一来,就可以缩短发现目标和歼灭目标的反应时间,在战场中占得先机。

埋头弹火炮武器系统的搜索平台 央视截图

有了这种先进火控系统,火炮即使是在行进间,也可以进行射击,并获得较高的首发命中率。火炮系统的搜索平台独立工作,在瞄准锁定目标的同时,还可以同时搜索其他目标。此外,埋头弹火炮还增加了全景展示,可以360°全向感知周围的情况,甚至可以通过态势感知视频,直接对目标进行超越射击。

位于炮塔上方的360°全向感知视频镜头 央视截图

2006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望江工业率先开始研制埋头弹火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突破了十几项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了自动炮、供弹机原理样机的研制和试验工作。2016年,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的,足以颠覆战场的外贸型埋头弹火炮第一次亮相中国航展,就引发广泛关注。它将是轻型、中型合成旅中的主战装备,如全地形车、中型步兵战车等,以较低廉的成本,给重型装甲车和主战坦克以致命打击。因此,埋头弹火炮被外界定义为亚洲首款“未来火炮”。

资料图:201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的国产CS/AA5型40毫米埋头弹多功能突击炮

据该突击炮副总师介绍,从鉴定指标来看,该炮整体水平与西方类似武器实力相当。在个别领域,比如说射角范围,该炮可以达到﹣6°到87°,因为它采用我国专有技术。大射角,在现代作战中,也是具备天然的优势。

埋头弹火炮武器系统的成功研制,代表着中国火炮的一次变革,让我们从中窥见未来战车的威猛模样。相信埋头弹火炮武器系统会在未来大有可为。

作者:曾炟
选稿:孙衍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