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招生类“山寨公众号”何以能够招摇撞骗?

2020-08-26 09:40:02 作者:郝冬梅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郁婷苈

记者调查发现,多地的招生办、考试院微信公众号被山寨、仿冒。记者梳理了微信平台上省级单位的教育招生部门微信公众号后发现,被个人或公司抢注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河南省招生考试”,出现了十多个类似名称的结果。其他地区的“山寨公众号”还有很多。(8月25日《央视新闻》)

招生类“山寨公众号”到了什么境地?一个名为“河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的公众号,在其注册信息中标注为“广东砖本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在其名称记录中显示,这个公众号在2019年3月注册时名为“陕西学业水平考试”,后来改为“河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山东招生考试”关键字,出现大量“山寨公众号”。名为“山东招考官网”,名字叫“官网”,但其注册主体却显示为个人,名为“山东招考办公室”的公众号注册主体也是个人。招生类“山寨公众号”的问题严重可见一斑。

为治理网络自媒体山寨、高仿官方信息的乱象,国家网信办早在2015年就出台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对冒用、关联机构或社会名人注册账号名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注销其账号,并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报告。

这些假冒的,山寨的,傍名的公众号到底是如何注册的?招生类公众号,自然应该是管理部门的。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大中专院校才有资格注册。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谁想注册就注册”的乱象。一家广东的文化公司,为何能注册山西的,山东的,江苏的,云南的招生类公众号?招生类公众号,应该是以单位为注册主体的,而很多“山寨公众号”是以个人名义注册的。公众号不能“谁想注册就注册”,而且不能教条执行“注册名称先来后到”。没有资格的,“先来”也不能“先得”。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山寨公众号”属于“傍名字”情况,起一个“相似的名字”混淆视听。比如“某某招考”的官方公众号,就被“某某官方招考”“某某招生考试”“某某分数查询”等等“傍名字”了,这十分具有欺骗性,让不明真相的公众上当受骗。而最大的问题则是,这些“山寨公众号”也绝不仅仅是“闹着玩”的,而是一定有灰色利益输送,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与其纠缠在一起。

公众号的主体和前台的名称到底是不是匹配的?它的主要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点,微信平台在审查的时候不能“不闻不问”,甚至是“假装看不见”。

招生类“山寨公众号”,何以没有“树大招风”?记者都能发现问题,监管部门为何不能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