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互鉴、科技人文融合”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在沪举行

2020-08-15 20:16:15 作者:记者傅文婧、通讯员卢思语、任祝景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郑闻文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通讯员卢思语、任祝景8月15日报道: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20年8月15至9月6日,通过线上云会议的形式,举办以“中外文化互鉴、科技人文融合”为主题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暨2020年首期线上研修班。

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表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都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生性、共通性和共同性,当然也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彭青龙认为应该融通外语和中文、国内和国际,构建包括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内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为世界文学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赋予新动能,促进世界文学的长远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长治久安。

此次研修班邀请了国内知名作家、学者,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范式和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开展了系列讲座。在此期间,来自全国的知名学者通过视频开展云端对话,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从学科史的角度论述了目前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综观外国文学研究七十年,从最初三十年沿袭苏联模式到后四十年西学东涌,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多少放弃了一些本该坚持的优良传统与学术立场。他从国学与西学、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以及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立场与方法等向度论证了坚守中国学者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先锋派文学之后重要的代表性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论述了李辰冬《红楼梦》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在围绕李洱作家创作的嘉宾对话环节,李洱认为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代,中国人的十年相当于欧洲人的一百年,他很感谢时代给予他的丰富的生活经历,并把它们变成创作的源泉,他开始写作时文学被各种光环所镶嵌,而今天几乎每个作家都有失落感,李洱是这样概括自己创作的变化的,他说:“心态变的很沧桑,年轻时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外露,年龄大了愿意压住写,以前愿意写水、波纹、浪花,现在写河床、卵石,更愿意探究实在的问题,语言简单,表达的感情更复杂。”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王宁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究研究方法的前历史阶段(1906-1949),非学科的边缘化阶段(1949-1977)以及学科化和全面复兴阶段(1978至今)。他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从一开始就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吸纳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欧洲古典与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刘建军认为“如何比较?”“怎么跨?”是当前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与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刘建军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四方面的关键内容,即一、提出和解决问题,二、训练思维能力,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四、积累以及回归文本,跳出文本的具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