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医文化、致敬抗疫英雄 首部评弹剧《医圣》即将上演

2020-08-13 20:15:44 作者:孟繁嘉 来源:东方网 选稿:施丰奕

突破“一桌两椅”,不只说噱弹唱,评弹也能“演起来”。8月19日、20日晚,评弹历史上第一部“评弹剧”《医圣》将在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首演,此次演出由高博文、吴新伯、黄海华、毛新琳等国家一级演员领衔,陆锦花、王承、吴静慧、王萍、徐一峰等青年中坚力量强强联合,将为观众们打造一场独特的“评弹”盛宴。

作为疫情过后上海评弹团推出的首部原创剧目,《医圣》聚焦传统中医药文化,讲述了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临危受命,出任长沙郡太守,带领全郡军民抗击瘟疫,继而功成身退,归隐山林著就《伤寒杂病论》传世,终成一代医圣的传奇。

聚焦传统中医文化,《医圣》讴歌古今抗疫工作者

评弹剧《医圣》的诞生源于编剧朱恒夫在疫情期间的所思所感,当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白衣执甲,驰援武汉的事迹,尤其是读到传统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报道时,《医圣》故事的框架在朱恒夫脑中渐渐成型。

“在抗疫过程中,我们还用到了《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两千年前的药方惠泽两千年后的今人,这是多么难以想像的事情!”正是这股内心的冲动,督促朱恒夫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剧本创作。

而选择评弹来演绎这个故事,是因为“评弹创作最迅速、最及时,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把这个和抗疫精神有关的故事搬上舞台,激励大众。”最终,在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的牵线下,上海评弹团携手上海中医药学会共同将《医圣》搬上了舞台。

据悉,首演当天恰逢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正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演出最后,上海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的医师代表将被隆重邀请上台,通过一场特殊的致敬仪式,主创团队将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作出巨大奉献的白衣英雄表达真挚敬意。

突破“一桌两椅”格局,首部“评弹剧”如何探索创新

在传统评弹创作中,演员兼有导演、作曲、唱腔设计等多种身份,而舞美、灯光的设计变化相对较弱,连专业演员都戏称“舞台、服装、灯光都是靠一张嘴说出来的。”但由于《医圣》剧本带有较强的戏剧化痕迹,演员们普遍觉得只靠“说”“唱”似乎还不足以表现,于是,剧团最终决定尝试从未有过的“评弹剧”形式。

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评弹导演,第一次明确由“导演”主导“二度创作”,第一次对舞美、灯光、服装、音效等进行整体设计,第一次进行合成、配排、彩排……正如罗怀臻所言,评弹剧《医圣》开创了评弹演出史上的诸种尝试,创作出了与剧场艺术具有同等表现力和承载量的新型演出。

为此,剧团组建了一支以年轻艺术家为主的二度创作团队,包括青年导演吴佳斯、青年文学编辑杜竹敏、青年舞台美术设计与灯光设计桑琦和李泓晔等。然而,对于评弹剧而言,这每一个司空见惯的工种却都成为了挑战。

服装设计蓝玲表示,评弹剧演员往往一人分饰多角,一套衣服如何有特色,又能在不同身份间兼容?这是必须攻克的难题。舞美设计同样也不轻松,如何在营造氛围的同时不影响台上演员的说唱表演,桑琦煞费苦心,在汉像砖、汉代地图、中医名录等元素中反复寻找、选择,最终形成了现在“既有汉时代氛围,又不拘泥于历史真实”的舞台。

除了服装和舞美设计上的“新课题”,导演和演员们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剧中饰演张仲景的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戏称:“评弹演员都是‘轻度半身不遂’患者。坐在书台上,上半身弹唱表演都游刃有余,但是要站起走几步,就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了。”而评弹剧要让演员“动起来”,还要扬长避短。

在突破创新的同时,高博文表示,《医圣》的内核还是“评弹”,而不是“评弹+剧”的生硬组合,步入剧场的观众一定能欣赏到过瘾的评弹流派唱腔、包括说噱弹唱在内的评弹表演特色。此外,《医圣》还为观众准备了小惊喜,如精心制作的主题曲,作为重要音乐线索的古琴,还有青年演员们载歌载舞演绎的山歌调、道情调、无锡景等传统评弹曲牌。

从《林徽因》《繁花》到新作《医圣》,近年来,上海评弹团不断尝试新的传播手段,激发传统艺术的创造力,此次“评弹剧”概念的提出也是从理论思考向创作实践迈出的一大步。“《医圣》能够得几分,我们希望交给观众评判,但探索的道路,评弹人有信心秉持守正创新的宗旨,一直走下去。”高博文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