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农民获评正高职称,身份化到职业化的嬗变

2020-08-07 09:51:09 作者:张西流 来源:东方网 选稿:桑怡

前不久,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持的农业正高级职称评审会结果出炉,全省109名新晋农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中,4名职业农民“榜上有名”。“土专家”缘何评上正高级职称?“过硬的农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生产实践是关键。”(8月6日《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包括生产型职业农民、服务型职业农民、经营型职业农民三种。据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达到2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特别是,继山东11名农民评上高级职称之后,浙江又有4名职业农民获评正高职称,表明现代农民不仅是个“新职业”,而且是个“好职称”;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必须正视的是,我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农业人口却在急剧减少,由曾经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变成了如今少于城镇人口。特别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劳动力“青黄不接”、农业“后继无人”的情况,在各地相当普遍,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因此,鼓励和支持年轻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做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基于此,早在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提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首次提出了“职业农民”的角色定位,而且为今后农民的职业化道路及“三农”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截至目前,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国共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2000多万人。可以预料,当农民成为一种职业,新的理念、经营知识等,将会培育和造就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职业农民获评正高职称,也为吸引、培养更多农业人才提供了新路径。

换言之,农民获评正高职称,实际上是身份化到职业化的嬗变。农民职业化,直接对应的是职业的美誉度、优越性和感召力,这一方面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方的认同和接纳。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完善农民职业化相应制度设计的同时,应坚持不懈地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扩大投资和消费都要把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供充分的就业、医疗、养老等保障,解除职业农民后顾之忧,感召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成为职业农民,开创农村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