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闸路大田路上这幢不起眼的石库门 曾是中共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

2020-08-05 11:40:25 作者:夏阳 来源:东方网 选稿:夏阳

东方网记者夏阳8月5日报道:上海市静安区大田路,是一条长度不足一公里的小马路。鲜有人知的是,新闸路和大田路交界处一幢并不起眼的旧式石库门房子,曾是中国共产党最高军事机关——中共中央军委的驻地,而周恩来、杨殷、彭湃等军委领导人曾经常借此地秘密开会。

图片说明:新闸路613弄12号

新闸路613弄12号,是这幢石库门现在的“学名”,而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经远里1015号是其“曾用名”。从位于大田路的门口进入后,记者看见了这幢始建于1917年的砖木结构石库门。当年,这样的石库门房子因住户复杂、流动性大,又位于租界区内,成了党开展地下工作的重要场所。这里在1928年至1929年成为了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也是彭湃烈士在沪革命的活动地。

彭湃是著名农民运动领袖,是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更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和“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彭湃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六大”时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中央农委书记,兼任江苏省委军委书记。1928年冬,32岁的彭湃赴上海,就是住在经远里开展相关工作。

入住经远里后,彭湃把一间仅8平方米的亭子间作为工作室兼寓所,室内只有一张小铁床、一只煤油炉、一张简陋的桌子和两把椅子,面积更大的前楼则作为开会和联络的地方。在半年的时间里,彭湃认真总结了自己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写下《雇农工作大纲》,并提出划分农民标准、提高农民教育等主张。

图片说明: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1925-1933)史料陈列展展品

1929年8月24日,因中央军事部秘书白鑫叛变出卖,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主任杨殷,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委员、秘书颜昌颐,中央军事部兵士科科长、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邢士贞和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等人在此开会时被捕。

中共中央得知消息后,指示周恩来率中央特科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援救,但因种种原因错失了援救的机会。被押解至龙华监狱后,彭湃等却依然向同狱的人和国民党士兵宣传革命主张。在他们写给中共中央的信中这样描述:士兵“听我们话之后竟大叹气而捶胸者”。

在彭湃和杨殷联名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信中,他们表示,如果党组织不能营救同时被捕的五位同志,那么可以牺牲安、揆二人(安,即孟安,彭湃化名;揆,即孟揆,杨殷化名),而设法营救出没有口供的其他三人。

图片说明: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1925-1933)史料陈列展展品

更令人泪目的是,彭湃和杨殷写给周恩来的后一封信中,已将个人之生死置之度外,请求组织停止营救,嘱托同志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 被捕一周后,杨殷、彭湃、颜昌颐、邢士贞英勇就义。临刑之时,他们大声吟唱《国际歌》,高呼革命口号,用各自年轻的生命捍卫心中崇高的信仰。

图片说明:新闸路613弄12号系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时光流转,新闸路大田路这幢普通的石库门民居,见证了彭湃最后的革命足迹,更见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改天换日、铸就辉煌的革命征程。1959年,相关部门确定该石库门为彭湃烈士被捕地点,并于1962年挂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27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纪念地点。

两年前,由于房屋原始结构破损严重,结构体系薄弱,整体性差,一次近乎抢救性的保护修缮工程及时启动。按照“不可改变建筑原状以及最小干预”的修缮原则修旧如旧,还原了门楣、青红砖相配的外立面,以及天井、客堂间、后天井、灶间,前楼、亭子间、晒台等内部结构。

去年年底,这幢“修旧如旧”老房子凤凰涅槃,装载着“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1925-1933)史料陈列展”重新开放,向人们讲述中共中央军委自1925年10月成立至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期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