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称临床上机器完全替代人工“不是好事”,吴凡说疑难杂症“要靠你这样的聪明脑袋”

2020-07-11 16:32:11 作者:刘轶琳 来源:东方网 选稿:包永婷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11日报道: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新医疗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抗疫攻坚战中,人工智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随着技术飞速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将足以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服务于全人类健康事业。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战疫双侠”再次亮相,谈及大数据与抗疫之间的联系,两人给出了不同视角的理解。

全球很多医疗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都在做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怎样让模型更加科学、接近于现实,能够做一定的前瞻性预测和对于未来做一定的预警工作非常的有意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说,在人工智能方面,机器有自学的过程,你不断给它数据,它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是今后非常好的应用方向。

“其实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当中,我觉得人、机器和大数据是互动的关系,大家将来在技术的应用里面,我自己觉得我们要充分的应用技术,但是不能迷信技术,而且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吴凡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也指出,电子病例通过大数据一体化是有价值的,但人工智能在临床只能用作辅助诊断。“临床上我不太主张大数据替代简单的问诊,宁可多个工作岗位给护士。人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全部都是机器做,这不是好事。大数据将来的发展不是取代我们。”

张文宏说:“大数据的发展一定得和人类的使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致,如果发展大数据只为了追逐一些利润,这样的方向我个人觉得会失败。”    

对此,吴凡也表示,大数据发展的方向和人类的终极命运一致,并且做贡献于人类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最后也会获得收益。“机器不是取代人,更多方向是机器做人的大脑不可及的事情。机器的存在解决了缺医少药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看病问诊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疑难杂症和很多并发症的问题,这些要靠张文宏这样人的聪明脑袋解决。”

此外,吴凡还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在它贡献于人类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它是不是会伤及人类的某些利益,这个利益包括个人的隐私。隐私侵犯的问题是法律问题。另外人工智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后到底是谁控制谁的问题,是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过于聪明超越了某些边界?我们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可能更多的是希望人工智能、大数据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们今天的人类,为我们造福,为我们的健康,尤其医疗卫生界造福,但是希望我们时刻保持着警觉,在有些边界的问题上需要有边界的意识去控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