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芦荡火种》重回沙家浜 迎“七一”重温“深扎”精神

2020-07-01 18:14:27 作者:王永娟 来源:东方网 选稿:沈昊

“摆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砌起七星炉,全靠嘴一张……”今天适逢建党99周年,在常熟沙家浜,沪剧《芦荡火种》原型故事的发生地,再次响起来自上海的声音。上海沪剧团带来的《芦荡火种》实景演出,让观众瞬间穿越回抗日战争时期,军民情深、共同抗战的场景。

实景演出重回峥嵘岁月

7月的沙家浜绿意盎然,湖面波光粼粼,丛生的芦苇随风轻摇。湖边的春来茶馆内,阿庆嫂降下了红灯笼,茶馆里走进了胡传魁和刁德一,三人一番“智斗”惊心动魄,话题一转又迎来了扮做中医的陈天民,一段“开方”行动计划有部署。著名沪剧演员程臻、凌月刚、金玉明、徐蓉、吴争光等人的表演博得掌声阵阵。芦苇荡边,著名沪剧演员钱思剑与青年演员又唱起了“坚持”,其中大家熟悉的“芦苇疗养院”唱段,说的就是芦苇荡的好风光,观众围坐在芦苇荡边,近距离感受“天是屋顶地是窗”的美好风光。风雨亭里,年仅六岁的何凌芯扮演小阿庆嫂唱了“办喜事”,国家一级演员金玉明、凌月刚甘当绿叶,为小阿庆嫂配戏,生动的演绎让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今天我们重回沙家浜,不仅仅是为了做一次表演,更重要的是探寻沪剧的红色根源,继承先辈艺术家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告诉记者,今年也是《湖荡火种》首演60周年。当年从剧组主创、主演到群众演员、后勤人员集体前往常熟,在部队体验生活长达三个月,完全按照新兵标准要求与真的战士们一同训练,摸爬滚打,实弹演习。刁德一的扮演者邵滨孙还当过三个多月营长,阿庆嫂扮演者丁是娥等被评为“五好战士”。操练之余,他们白天下河游泳摸鱼虾,晚上就露宿野外体验生活,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无论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的老演员还是初出茅庐的小演员,这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方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暮年,邵滨孙还曾满怀感慨地回忆说,《芦荡火种》创作过程中的那段岁月,让他深切体会到文艺创作必须要走进群众、深入生活。“这种扎根人民,对艺术追求永不止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和学习。”

红色经典传承精神力量

当天活动还通过众多直播平台向观众直播,在表演间隙,茅善玉和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还讲解起《芦荡火种》与沙家浜的渊源。实际上,现在的“沙家浜”和艺术作品可谓相互成就。这里其实原名叫做“张家浜”,后来才改名为“沙家浜”,其原因就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移植改编的现代京剧《沙家浜》。

《芦荡火种》1960年上海首演,从北京载誉归来后在美琪大戏院向上海观众作汇报演出。一开始只是打算作短期公演,谁知欲罢不能,一演就是9个月,总共演了310场,观众达51万多人次。近年来,《芦荡火种》几度恢复上演,每次都受到热烈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自《芦荡火种》诞生至今,已先后演出700余场,观众人数超过100万。剧中阿庆嫂、刁德一和胡传奎等主要人物已成为全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典型形象。

与此同时,《芦荡火种》的巨大的人文价值和市场潜力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深入开掘。当初新四军伤病员的疗伤地也根据《芦荡火种》戏中虚拟的地名“沙家浜”重新命名。如今沙家浜景区内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红色遗迹,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接待着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

戏因地而生,地因戏出名,这段红色历史孕育出的艺术奇葩,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而令人称奇。在活动中,茅善玉感慨,算上6岁的何凌芯,这已经是沪剧的第6代阿庆嫂了。60年来,一代代沪剧人用心传承着《芦荡火种》,同时也传承着老一辈艺术家“扎根人民”的精神,让其焕发出永不磨灭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