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什么难题让住建委主任直挠头?

2020-06-11 21:27:30 作者:刘辉 来源:东方网 选稿:曾炟

资料图

住建是公认的“大口委办”,所辖业务范围从物业小区管理到城市重大项目建设,可以说和“楼”相关的事儿很少有不涉及住建委的。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如何让老百姓住得安心、放心,城市里各种建筑如何有序建设、管理,都是他们需要思考实践的。在今天的2020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上海住建委主任黄永平就说了一件让他非常“挠头”的事。

“玻璃幕墙是我们非常挠头的事情,上海可能是全世界玻璃幕墙最多的一个城市。”黄永平主任透露,上海有12888栋高层建筑装了玻璃幕墙的,原来传统管理主要靠人工,多巡查多看,一定时候再辅助其他的一些手段。

但“量大面广管不过来”。怎么办?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的成功探索,上海开发了一套针对玻璃幕墙风险监管的算法,可以综合楼龄、幕墙结构、环境因素形成潜在隐患等,对可能出现玻璃破碎风险的大楼,实时推送风险提示。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综合指挥中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现在提示“越来越准”,黄永平说,收到提示后,管理部门会及时派人去现场检测、并采取相关安全防护措施,“目前准确率将近90%,很好地解决了头顶上的安全问题。”

据了解,至2020年4月20日,全市12888栋玻璃幕墙已有8080栋入网纳管。2019年共发现隐患312处,2019年修复了271处;2020年又修复了8处;尚未修复的,均采取了应急避险措施。

与玻璃幕墙管理有着类似“困扰”的是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由于巡查人手不足,以往曾发生过“外面脚手架一搭,密布网一张,优秀历史建筑被拆光了才发现”的窘境,而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现在可以逐步实现第一时间发现违规拆改。

黄永平介绍说,静安已经在试点布设物联网传感器,通过传感器24小时监控房屋振动频率,并将数据传回后台。当数据超过一定范围或固定阈值时,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获悉、及时上门查看情况。“过去两年里,凭借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就发现了40多次房屋的异常的振动,到了现场发现其中30多次确实在装修或改动,我们后续管理程序立马就跟上了。”黄永平说,这些应用的投入解决了许多高频、多发问题,其中不少都是以往由于人力不足无法破解的“瓶颈”问题。

这两个案例只是目前“一网统管”平台新应用场景的一部分。据介绍,目前已经上线的智能应用场景包括基坑安全监管、幕墙安全监管、违法建筑治理、历史建筑保护、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燃气供应安全监管、修缮工地管理、群租综合治理等8个,重点区域管理和疫情防控这两个智能应用专题也已开始投入运用,此外,住宅电梯安全监管、高铁沿线安全隐患监管、防汛防台、高坠风险防控等应用场景,以及物业小区管理、工地管理等应用专题正在抓紧研发中。

人民城市靠人民。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水平,不仅要抓住智能化管理这个“牛鼻子”,也要更多地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虽然现在有网格巡视员,但是量大面广的事根本来讲还是靠全体市民参与。”黄永平认为城市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做好,并“剧透”目前上海正在开发一个应用,未来市民能够通过微信,直接把他看到的城市管理问题推送至后台,小到占道经营、大到一些城市安全隐患,都有望机器实现自动派单,通过网格化体系完成处置。

架空线入地合杆整治、苏州河两岸贯通、二级以下旧里改造……上海城市管理的“硬骨头”还有不少,但硬骨头再难啃,也要一块一块想办法啃下来。提高超大城市管理管理水平,就要不断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希望不久的将来,一件件让人“挠头”的难事成为上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经典案例”。(张海盈、刘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