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松绑“地摊经济”,超大城市应有怎样表现?

2020-06-04 11:42:39 作者:潘高峰 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大学路夜市。刘歆/摄

潘高峰/文

说起“地摊经济”,上海人都会想起曾经的“彭浦夜市”。

那是关于市井烟火气最深的记忆,也是城市治理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条临汾路,曾如野草般蓬勃生长,恣意蔓延,密密麻麻的地摊,最高峰时曾逼迫8条公交线路改道,但无序发展带来的环境脏、乱、差,也令周边居民叫苦不迭,最终难逃黯然离场的结局。

7年后,松绑“地摊经济”的话题上了全国人大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随之而来的一条新闻竟如此相似:大连一夜市开放后,附近出现交通堵塞、卫生“一片狼藉”等情况。目前,该夜市被停业整改。

被总理点赞的“地摊经济”,为什么总与“脏、乱、差”挂钩?这其实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也恰恰是“地摊经济”近年逐渐消亡于都市中的最大原因。

首先来分析一下“地摊经济”的优势——它是最简单、最灵活的就业方式,门槛低,启动快,转身易。我们都知道,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六稳”“六保”,而“稳就业”正是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不点名”表扬的西部某城,就用3.6万个地摊解决了10万人的就业问题。

既然“地摊经济”这么好,被点赞为“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为什么在城市里却越来越难找到,需要一国总理为之“代言”?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管理难。

图说:BFC外滩金融中心周末夜市。杨建正/摄

传统意义上来说,摆摊的人,往往是城市中的中低收入群体,他们付不起店面租金或市场摊位费、管理费,选择街边就地一摊,而这种“零成本”,也让他们卖的东西也相对实惠,即使不能说“物美”,也称得上“价廉”。

但对于管理者来说,这却是一群“刺头”:没有店面,就没有归属感,不会想到“自扫门前雪”;哪里市口好,就扎堆经营,不顾堵塞交通;挥手而去时,也往往留下满地垃圾无人清理。

地摊真的管不好吗?其实不尽然。之所以有这种错觉,与长期以来的管理理念有关。对于基层政府来说,“地摊经济”产出不高,也从来没有被当成解决就业的重要补充,所以很难真正花心思去管理,更谈不上做好服务。最常见的态度,是“一刀切”——既然难管,干脆一禁了之。

这两天,一则城管打电话喊商贩去摆摊的消息火遍网络——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贩接到了城管队打来的电话,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不少摊贩接到电话惊呼:“还有这么好的事啊,我要叫上其他人也来摆!”看似段子,却是真事。这种强烈反差带来的荒谬感,让人大呼“活久见”。

这其实同样值得我们警惕——无论“一禁了之”,还是“一放了之”,都不是正确的选项。尤其对于上海这种超大城市来说,要真正繁荣“地摊经济”,不使其昙花一现,关键词还是“精细化”和“制度化”。

图说:安医夜市。周馨/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超大城市的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次疫情袭来,上海的城市治理经受了考验,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而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如何借力“两张网”的建设优势,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推动“地摊经济”良性发展,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为城市留住烟火气,也是考验“绣花功夫”的重要一环。

什么样的街区适合摆摊,这不是“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对路段正常通行会不会造成影响?与小区距离近会不会噪声扰民?与同街小店是否同质化竞争造成不公?还有,食品安全如何监督?环境卫生如何确保?垃圾分类怎么施行?交易纠纷谁来调处……这一个个问号,都要靠“精细化”来拉直,形成“一街一方案”甚至“一市一方案”的科学管理和细腻服务。

昨天,《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支持特色小店开展“外摆摊”经营,实施“轻微免罚”制度,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这是城市温度的体现,也是“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实践。对于超大城市来说,“高大上”之外的“烟火气”,尤其容易被忽视,所以也更需要制度,来为特定人群留下更多选择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