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就业“买方市场” 程序员求职趋于理性

2020-06-03 06:33:01 作者:曹飞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王旭

终于收到一封Offer邮件,有着6年JAVA开发经验的程序员小光,毫不犹豫回复“收到,准时入职”。

半年前,这家公司压根儿不会成为他的选项。通勤时间半小时内,非外包,工资增幅至少10%,在雇主点评网站评分不低于4分——这是小光筛选公司的4项标准。新公司却离家乘地铁要1个多小时,月薪也比标准降了些。“没办法,这是我1个多月来拿到的第一个Offer。”4月中旬被裁员的小光说。

工作难找,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被裁员,小光去年下半年就有心理准备。那时公司效益开始走下坡路,陆续裁员。其实在那一波裁员中,小光和同事们私下讨论过,不少人还希望轮到自己。“按照规定,被裁员后可拿到N+1赔偿。拿着数万元,再用一两周找到新工作,何乐而不为?”小光说,近几年,程序员用工缺口大,择业相对容易。只要有技术和项目经验,工作很好找。

正因如此,程序员群体跳槽率居高不下。“我们这个行业,涨工资是通过跳槽来实现的。”6年里,或主动辞职,或被动裁员,小光已换了多家公司,月薪由5000元涨至近2万元。“我还不算频繁,我的不少同学,平均一年换一家公司。”

“上一家公司离家步行可达,加班不多。更何况,我去年底刚加了工资。”小光虽有心理准备,但也没想主动离开。一场疫情扰乱了他的计划。3月下旬,刚回到办公室的第二周,公司新一波裁员开始。这回,小光和同事们明显没有之前淡定了。

最终小光被裁了。“这个时候被裁员,心态完全不一样。”对找工作的艰难,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前段时间被裁或主动申请被裁的同事,有些到现在都没找到工作。程序员在就业市场不再抢手。

职业过热,更要未雨绸缪

事实证明,当前的就业形势,是小光自2014年入行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一次。最直接的是招聘岗位骤减。而且,投递简历后获得反馈的比例也骤降。过去一个月里,小光在招聘网站投了几十家企业,只收到5家的面试邀约。在一个程序员常用的招聘APP上,他给数十家企业发送沟通申请,结果80%的人事“已读不回”。在程序员群体,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即除非必要,尽量不选择外包公司。“外包公司会结合甲方项目,将程序员派遣到全国各地。”小光说,以往遇到这样的公司,自己会直接拒绝。现在,他却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对方的面试邀约。

疫情改变了求职市场供需,让程序员群体切实体验了一次“买方市场”。不过,在小光看来,这场疫情虽然让择业路变得艰难,择业标准一再降级,却不啻为一次提醒,程序员职业已过热。“疫情教会我要未雨绸缪,多学点技术和算法,至少不能只仰赖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