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贷款新政解读:货币政策有边际收敛迹象

2020-06-02 11:11:00 来源:第一财经

编者按:6月1日,央行联合多部委印发《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本次“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主要内容是:

1)自6月1日起,央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按季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

2)符合条件的地方银行为最新央行评级1级至5级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根据2018年第四季度的央行金融机构评级,满足评级要求的比例约为51.7%。)

3)购买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地方银行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贷款期限不少于6个月。

4)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购买上述贷款后,委托放贷银行管理,购买部分的贷款利息由放贷银行收取,坏账损失也由放贷银行承担。购买上述贷款的资金,放贷银行应于购买之日起满一年时按原金额返还。

二、我们做几点解读:

1、本次货币政策创新的性质类似于“无息逆回购”。

地方银行仍然承担相应信用风险,体现市场化取向,从而使得本次购买计划从本质上区别于QE(量化宽松)。同时确保资金在一年后回笼,不形成疫情恢复之后大水漫灌的压力,体现此政策保企业、保就业的主要意图

2、央行做此创新,主要基于两个背景。

其一,目前银行信用贷款占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较低,截至4月末只有15.5%,大部分普惠小微贷款是抵押贷。而根据我们草根调研,很多小微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这就影响到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银行投放信用贷款意愿较弱,主要是担心产生不良,央行通过无息逆回购能够平衡不良率造成的利润损失,从而鼓励银行加大信用贷款投放。

其二,目前普惠型小微贷款向大行集中。两会提出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超过40%的要求。从我们草根调研来看,大行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能够吸引相对优质的(往往抵押型的)小微贷款向大行集中。为了调动地方银行形成合力,央行针对性对地方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给予优惠。

3、今年对普惠型小微贷款的政策支持已超过2万亿。

1)本次政策的规模是4000亿,杠杆是2.5倍(1/40%),最大可撬动地方银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是1万亿。我们预计,在考核压力下,地方银行对此政策工具的使用能够比较充分。

2)2019年末五大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2.6万亿,今年增长40%,对应新增1.04万亿。

3)二者相加,今年货币政策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已超过2万亿,而2019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是11.6万亿,考虑到地方银行还有抵押型小微贷款的增量,那么今年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速仍可达到20%以上。

4、近期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量”和“结构”,而对“价”的调整开始相对弱化。

随着5月以来经济加快修复,货币政策有边际收敛的迹象。从草根调研来看,5月降息落空后,银行也普遍看淡贷款利率进一步走低的空间。根据我们此前估算,目前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降息幅度,加上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利率优惠,已经基本可以对实体经济形成有效支持,存量贷款的LPR转换也会带动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如果经济不出现进一步恶化(其应有之义是市场主体不出现大面积倒闭),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就比较有限,尤其是中国的基础利率水平已经不高。而要更好地保企业,需要引导资金进一步流向中小企业,更需要在信贷的“量”和“结构”上做文章。

作者单位:财新智库莫尼塔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莫尼塔宏观研究”,原标题为“《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的火线解读”。

文章作者

张璐

姚世泽

打开第一财经APP,阅读体验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