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行动创造生活新常态

2020-06-01 23:47:00 作者:立兄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北京40万学生告别居家重新入学的日子,是《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的日子。以文明行动创造生活新常态,这一《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意义十分重大。

持续4个多月的疫情,促使人们对文明行为和文明素质,深入思考,也推动了《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制定提速。《条例》以疫情的发生为背景,梳理首都当代文明进程的层层脉络,树立起新的文明标尺,是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地方性法规。其鲜明的价值导向,与20多部已颁布的法律法规相衔接的刚性约束,使《条例》与首都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各地城市管理一个参照。

可操作性强,是这部《条例》的重要特点。

什么是文明行为?什么是不文明的行为?什么样的不文明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和引导?此次北京《条例》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将文明行为界定在“公共领域的涉他行为”。这里体现的是宪法第51条的精神,就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如乘车、旅游、观演、上网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都涉及在公共领域干扰他人,破坏社会和谐,破坏他人幸福感。这样一种“公共领域涉他行为”界定,明确了文明行为的边界,也提示了行为的底线。

《条例》聚焦急需解决、形成共识的内容,重点治理六类不文明行为。北京的此次立法,通过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总结,它们属于“与首都形象不相符合”“破坏相关法规”,“为公众厌恶”“陈规陋习”等等,分为几个大类:第一类公共卫生,列出随地吐痰便溺、排队吸烟、乱扔乱倒、乱写乱画等等。第二类公共秩序,列出高空抛物、噪音扰民、谩骂起哄等等问题。第三是交通出行,列出开车乱停靠、乱插队、乱鸣笛,乘车抢占座位,行人乱穿马路、翻越护栏等等。第四是社区生活方面,列出公共区域乱堆乱放杂物、遛狗不牵绳、乱设地锁、占用消防通道等等。第五是旅游方面,列出乱刻乱画、攀折花森、违规投喂等等。第六是网络电信方面。骚扰电话骚扰短信、泄露他人信息,发贴、跟帖侮辱、诽谤他人等等。《条例》列出的不文明行为,条条具体,件件熟悉,就在我们身边,或者就在我们身上,十分有利于人们对号入座,自警自律。

而这次疫情,也催生了更多的文明诉求,丰富了条例内容。如,不非法食用、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卫生设施,等等。把新的文明行为上升到法规层面,加以规范,体现了《条例》的时代性。

《条例》是软的,也是硬的!它一方面通过倡导性、引导性条款来传达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同时,它具体梳理了种种不文明行为,与2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展开衔接,使《条例》带上了刚性的约束力。《条例》使《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国家法律中与公众日常行为相关的条款更为鲜明,也使《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的刚性规定,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宣传和实施条例的过程,也是一次更大范围的普法过程。

首都的精神文明,是这座城市的精气神。这次《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制定,是首都市民对自身行为一次检视与观照,也是对首都文明进步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梳理,而条例的施行,其树立的文明标尺,推进的文明行动,也必然塑造都市生活的文明新常态。

欢迎来稿,邮箱:haonanmai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