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滁现代产业园:“二号公章”放开审批权,“产城融合“提升幸福感

2020-06-01 11:48:22 作者:李一能 来源:新民晚报

资料图片:滁州醉翁亭景区。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这里是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诞生处,这里也是朱元璋的故乡所在地,这里是安徽省滁州市,长三角合作蓬勃发展的一片沃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集中采访报道的最后一日,记者团来到滁州市,见证这座城市是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沿104国道进入安徽滁州地界,道路逐渐开阔,四周厂房林立、高楼起伏,这里就是苏滁现代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省合作共建的首个项目,安徽省参与长三角互利合作、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成果。计划投资300亿元,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致力于打造一座“产业先行、产城一体、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在“强手林立”的长三角,想要吸引优质企业,光有硬件还不行,如何提升企业的“幸福感”,就成为了滁州招商引资的秘诀之一。走进苏滁现代产业园“一站式”服务中心,可以看到来访者络绎不绝。不管是办理审批的大企业代表,还是在园区注册的小微企业主,对“一窗受理”综合窗口都赞不绝口——它整合税务、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企业服务等功能,确保材料齐全的办事者“最多跑一次”。

“一站式”服务中心核心就是“园区的事情园区办”,企业可以足不出园办理所有业务。政府部门为此“大尺度”放权,专为园区设立了“二号章”,开放了建设、环保、规划、国土等多个部门的审批权限。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服务中心还推行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捷举措,做到审批时限再缩短、办理流程再优化,审批效能再提升。

入驻园区的安徽大禹防水科技有限公司从对接园区到确定签约落户,只用了一周时间。经理王立峰告诉记者,园区几乎是手把手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审批。“我们不是去求,而是像找朋友帮忙那样,最终结果都非常令人满意。这种良性互动,也是我们愿意留在这里的原因。”

企业吸引来了,还不够,能留住人才是关键。“产城融合”,当这个概念被提出时,曾受到质疑“是搞产业,还是搞房地产?”最终还是“产城融合”理念和它描绘的未来征服了各方,这也让苏滁现代产业园作为安徽省产城一体化建设规划范本,在全省推广。

如今的苏滁,按照“九通一平”“海绵城市”的标准建设,园区不仅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同时建有大王公园等绿化和景观。园区还引入新加坡理念,规划建设12座邻里中心。在“东升邻里中心”,这里几乎涵盖了“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各类业态,包括餐饮店、生鲜菜场、大型超市、卖场、服装店、健身房、社区医疗中心及滁州市首家金融超市等。

图说: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新民晚报记者李一能 摄

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兴告诉记者,最初落户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中它“产城融合”的模式。张伟兴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浙江民企,也是典型的长三角合作成果。总部在温州,研发中心在上海,生产工厂在滁州。

“当初决定把工厂搬过来,遭到了部分员工反对。许多员工孩子还在念书,大家辛苦工作都是为了孩子,不愿来新厂区也可以理解的。”但当得知苏滁现代产业园引进了珠海大地幼儿园、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滁分校、苏州国际外语学校苏滁校区等一批名校和上海兰卫医院等医疗资源,这里反倒成了热门去处。张伟兴透露,如今企业已经突破发展瓶颈。“多年打磨,浙沪皖优势资源整合的发展模式,已经运行得非常顺畅,现在我们的身份已经是一家‘长三角企业’。”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