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记录平凡中国人的勇气,也记录无奈和脆弱

2020-05-29 05:10:39 作者:殷 茵 来源:周到 选稿:刘理

一边是不明原因连续高烧7天,插了两周呼吸机,已经难以继续支撑的15床;一边是本身患有恶性肿瘤,新冠病毒始终呈阳性,肺部功能正在一步步丧失的5床。

能为他们争取最后一线生机的,只有ECMO(体外膜肺氧合)。唯一一台ECMO,先给谁用?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上海顶尖ECMO医生王维俊面对着这个艰难的抉择。

日前播出的《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第三集《雷神山纪事》,就从这道选择题开始。

困境

呼吸科、感染科、普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总共12位医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ECMO到底是为了救人,还是仅仅拖延时间?这是一个医学伦理问题。

谁更符合上ECMO指征,谁的呼吸系统更需要ECMO?这个简单的选择,到了最后关头却如此艰难。这场讨论整整持续了80分钟。每个生命都该救,但先救哪一个?在医疗物资匮乏的武汉,这是很多医生都不得不面对的伦理困境,也是这场疫情最为残酷的地方。

而对于摄制组而言,抵达武汉的初期,设备同样成为拦住他们的难题。3月3日晚7点,《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总导演范士广与领队柯丁丁、摄像周圣乐、编导谢抒豪四人一起从上海南站出发,柯丁丁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周围人口中的“老法师”。“虽然有过各种预想,但我们还是低估了武汉那边的情况。”接受记者采访时,柯丁丁坦言,这次他们带去武汉的,是最新款的4K摄像机,但红区内严格的消毒杀菌程序,对于摄像机而言,也许是“致命”的。

“人的困难,我们可以自己调节克服,但机器真的没办法控制。”

浸泡?不能!喷淋?不行。包上保鲜膜,又没办法操控。摄制组反复讨论,做好了“牺牲”一台设备的准备,“我们甚至想过就让一台摄像机长期驻守在污染区,但后来,考虑到需要拍摄三四家医院,而我们最初只有两台摄像机,这个方案依然不行。”最后,他们只得向上海“求援”,短短数天,后方火速运抵了数台具有运动潜水性能的摄像机,使得之后的拍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但也正是这套几乎严苛的程序,让柯丁丁每次出入红区,都感觉不到害怕。“出发前,的确有些忐忑,但到了那里,看到防护工作这样周密,安定很多。”

陪伴

在60后柯丁丁的眼中,90后分集导演谢抒豪,年纪上可以当自己的儿子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在几次《人间世》的拍摄中,都扛起了重担——第二季的第一集《烟花》正出自他的手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直言,《雷神山纪事》的诞生比想象更难,“后期制作太赶了,我做《烟花》时,光后期就做了几个月,而这次只有几周。”

通宵达旦,家常便饭。

“但做纪录片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在错过,不断在抱憾。至少,2020年,能在武汉呆上两个月,本身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在导演手记中,他这样写道。

离开雷神山医院的那天,所有原本在床头的呼吸机被整齐堆放在ICU的一角,监视器里的病床空空荡荡。他在那里留下了这张照片。

回忆起在武汉的日子,医生们每天面对的困难,直接、具体,难以逃避,而其中冲击最大的,就是伦理困境。“正是这些困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去冲破困境的勇气与决心。”在《人间世》镜头中,能见医者仁心,亦能窥人情冷暖。这一集中,也许所有人都会记得一位坚强的母亲。她的儿子在做血透时感染了新冠肺炎,她执意进入红区,和他同吃同住,陪伴照顾。30多岁的儿子在母亲面前有时候像个孩子,甚至还会发脾气不肯吃东西,而母亲小心替他拉好口罩,拍着他轻轻入睡,就像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睡着后,她对着镜头坦言,自己的儿子除了本身伴有基础疾病,还有精神残疾。“作为正常人,我肯定害怕病毒,但作为母亲,我不怕。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儿子有事,我就活不下去了,所以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再大的风险我都承担。”一番话,让人读懂了她执意踏入红区背后的苦心。幸运的是,直到拍摄结束前,她都没有感染。

这个“极致”的案例,也让谢抒豪感慨万千。“在雷神山,你很难看到生离死别,因为很多人,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是孤独的。这也许是我看到的唯一陪伴的故事。”谢抒豪告诉记者。

柯丁丁一直记得,有一天,他站在医生办公室的监控器前,看着一位情况危重的病人正安稳地躺在床上,他舒了口气,对医生说:“看来他今天的情况还不错。”没想到医生回答:“他已经去世了。”尽管每天都会面对死亡,但这一刻,难受的情绪依然汹涌而来。“我总不免会想到,他就这样悄悄走了,他的爱人、孩子知道了会是什么反应?”

刚到武汉时,谢抒豪有一次路过武汉的前进四路,这条曾经聚满了年轻人的道路,一片灰白,对于一名外来者而言,甚至无法想象它昔日的模样。4月5日,雷神山宣布封舱。离开武汉前,谢抒豪又去了一次这条有名的小吃街。路边,衣着鲜艳的年轻人又挤满了小吃摊,空气中,武汉豆皮、湖南灌汤臭豆腐、上海生煎包的香气混杂在一起。“一个穿着杂技服的志愿者,给我扎了一只小熊气球,蓝色的。武汉重新有了颜色。”

脸庞

昨晚播出的《人间世》第四集《脸庞》,没有一条明确的故事线,这是一集“画风”特殊的纪录片。

在武汉,摄制组采访了1649位上海援鄂医疗队员中100位医护人员的经历和感受,片中收录了这些动人脸庞,这个主题的灵感,来自总导演范士广。“援鄂医护人员,哪个人的身上没有故事呢?哪个人不是从爱人的怀抱里、从幼儿的哭泣里、从父母的叮咛里,毅然决然,走进灾难的中心,走向抗疫战场的呢?1600多名医护人员,就有1600多个故事。”

但如何串联起这些别人口里的故事,对于分集导演丁璨和刘振宇而言,并不容易。作为后期导演,他们并没有亲历武汉的一切,只能从素材中寻找故事。为此,他们加了一个又一个的援鄂医护人员微信,在里面收集更多不为人知的幕后,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在丁璨看来,虽然看不清这些口罩背后的面容,但这些细微的故事却能拼凑出了一个个完整的人物。

遗憾的是,最后只有不到一半的医护人员故事,被放进了这一集中,“你会看到,有很多医护人员,面对镜头的时候很紧张,他们不知道说些什么,或者说得很简单,但能够想象他们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恰恰是让我感动的地方——把不凡做成了平凡。”

28天,是摄制组在武汉蹲点拍摄的总天数。

总导演范士广:

我和我的团队这次去记录的不是超级英雄,而是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他们也是父亲母亲,也是儿子女儿。但他们立志从医,所以他们尽职逆行。而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去记录下他们拯救生命的勇气,也记录下他们力不从心时的无奈和离家背井时的脆弱。”

3万分钟,是团队拍摄积累的总素材时长。

镜头之下,汇聚平凡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