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鱼活在最适合的水中 《2020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助力探索文化发展新路径

2020-05-28 17:01:10 作者:桑怡 来源:东方网 选稿:魏政

东方网记者桑怡5月28日报道:今天,《2020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以下简称《文化蓝皮书》)发布。今年的《文化蓝皮书》聚焦疫情发生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堵点与痛点,在分析总结现状与经验的同时,也企图给出符合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

未来上海如何实现文化产业“大循环”?如何通过文化产业跨界辐射,打开消费新空间?如何在全球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进行跨国文化交流?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编撰《文化蓝皮书》的各位执行主编们,正着力探究的。

“鱼永远生活在最适合的温暖水域中。”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花建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回答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循环问题。他说,近年来,上海在培育文化创新生态上发力,因此,文化创新的“鱼群”正在聚集上海。“最活跃的那些鱼群就包括电竞、游戏、授权交易等等。”花建认为,除了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外,把握文化创新规律,拓展更多新模式,新路径也将有助于“文化大循环”。据其调查所得,在上海,文化企业发展的不同路径正在形成,不管是资本雄厚的国有企业,还是只有两三人民营创业公司,都能循着自身优势,转型或做大。另外,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以来都依托开放的外部市场环境,这一点在未来同样也必不可少。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和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正在打开上海文化消费新空间。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郑崇选认为,文旅融合是未来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赋能,扩大影响力、激发消费潜能的有效模式。“将公共文化设施纳入到旅游线路当中,比如打造网红书店,文化地标景点等。” 花建研究员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说,上海未来一定要加强文化和相关产业的紧密度,以此来形成“毛细血管式”的带动作用。不仅是文化产业本身,还要有“周边”,文旅融合功能开发、IP延伸联动、老字号创新,这些“周边”都值得期待。

对面跨国文化交流的问题,《文化蓝皮书》主编荣跃明研究员认为,疫情期间的一些趋势或许能成为一种新契机。他说,疫情加速了原来已经出现的一些文化发展趋势,一些产业受到冲击,但在线产业开始冒头。以电影行业为例,虽然传统电影院和剧院演出场所受到冲击非常大,甚至影响到后续的电影拍摄,但所有在线视频的网站、在线业务都呈现爆发式增长。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徐锦江也认为,疫情虽然阻断了物理空间上的交流,但民间的文化交流反而会借助各种平台,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如何抓住机会,加大文化建设力度,转为危机,值得思考。

据悉,《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的品牌产品,已经连续出版逾十载,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和上海“两会”的指定选送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