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陕边界编织“第一村”的脱贫故事

2020-05-26 14:50:0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

1986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湖北郧县谭山区(如今为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山镇)公所庭祖的一篇读者来信,名为《谭山区水荒已达六个月》,信中反映:

我区已连续六个月严重缺水,给群众生活、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以高杨乡为例。这个乡有六个村,有五个严重缺水。人们担一挑水要往返七点五公里至十五公里。因缺水,全乡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流落他乡,村、组、户之间经常为水发生争吵。东岳村学校有学生二百四十八名、教师九名,为了弄水,上午上课,下午停课。这个乡今年栽桔苗一万七千多棵,80%已死掉;今年植树九万多棵,死掉的树苗占三分之二以上。因无水,农作物一直无法播种,群众为来年的生活发愁。

我区是贫困山区,财力有限,想解决这个问题实在有困难,特吁请上级有关部门帮助我们,让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搜狗截图20200525151521.png?x-oss-process=style/w10

34年过去了,如今的谭山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谭山镇塘城村从汽车坐垫着手,引进订单,建设手工加工扶贫作坊,该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也成了鄂豫陕三省交界名副其实的手工汽车编织‘第一村’。

说起新旧日子变化,陈全娥连连摆手摇头:“哎呀,那过去简直是没法比了。”

“传说,原本要在这里建一坐城,因严重缺水,把城建在了别处,只留下虚名。”村民的介绍塘城村的由来时说。

陈全娥回忆:“以前,房子矮小破败,邻里居住拥挤。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跑十几里地,往返一两趟,挑完水后,再到地里干农活,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呀。”

过去,这里也试图通过建水窖、打深井摆脱困境,水窖最多时建到了5000多口,水井最深的打到地下近400米。但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干的干了,枯的枯了。

2015年6月,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干部李宁担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初到塘城村,看着沉寂冷清的村庄,李宁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塘城村辖三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92人,其中贫困户122户394人。村里虽然有耕地、有山林,但是吃水困难,没有增收产业,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一次亲戚聚会,席间吃饭闲聊时,在河南做生意的亲戚的话引起了李宁的兴趣。河南省镇平县以汽车饰品加工为主要产业,家家户户在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第二天,他驱车200多公里赶去考察学习。他发现,汽车坐垫手工编织技术要求不高,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且见效快,零投入、零风险。

没过多久,李宁再次到镇平县,找到当地最大的一家汽车饰品公司,与公司负责人洽谈合作事宜,该公司负责人以不做外地人的生意为由拒绝了李宁。

回到家里,李宁还是不甘心,他背着在家无业的妻子,带上几年攒下来的工资积蓄,第三次登门。公司负责人被他的一片诚心打动,勉强答应先给300个订单。

欣喜万分的他,回到村里,迅速召开村民大会。但“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从来没接触过手工编织的村民,并不感兴趣,他就从贫困户中选出10户进行技能培训,示范带动。

刚有起色,贫困户梁云艳找到他撂挑子:“两天才编一个,一个才3块5毛钱,不划算,我不编了。”其他几个也跟着打退堂鼓。

“熟能生巧,后面肯定会越编越快,挣的钱越来越多。”为打消大家疑虑,他每天晚上到这些贫困家里串门,拉家常,陪着编,鼓劲儿、打气儿。

同时,他向镇政府争取出台了奖励补助政策,在每个成品手工费的基础上,再奖励1元。镇政府又筹资新建了一个编织汽车坐垫扶贫车间,方便大家领货、交货等。

首批300个订单,终于在2个月后完工了,收到加工费的李宁再次召集村民大会,现场发工资。虽然第一次并不多,但是村民们的热情被点燃了,村庄开始有了生机。

搜狗截图20200525152123.jpg?x-oss-process=style/w10

“李队长,还有订单吗?我也要编!”贫困户曹焕开始坐不住了。尝到甜头的村民们,纷纷要求增加订单。

“编汽车坐垫的活不累,也不需要投入,一个月还能挣三五百块钱。” 77岁的杨焕荣,每天戴着老花镜在家中编织。像她一样,塘城村上到80多岁的老奶奶,下到小学生,还有残疾人等,一有空闲,就在路边,树荫下,火炉旁,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编织着。

塘城村家家户户编汽车坐垫的消息不翼而飞,十里八乡的村民争相前来“拜师学艺”。三年来,塘城村完成70多万个订单,群众实现增收350多万元。

2018年8月的一天,由于持续的忙碌奔波,体力不支,李宁晕倒在村上,乡亲们紧急送他到医院抢救。因放心不下手头的工作,住院2天后他又急着出院返回村里。

走在塘城村刚刚建成投产的、可生产五十余万套汽车坐垫原材料生产加工车间里,李宁兴奋地说:“现在,塘城村是鄂豫陕三省交界名副其实的手工汽车编织‘第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