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从哪里来?

2020-05-26 09:57:17 作者:宋宁华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费一妍

“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昨天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今年“两高”报告有什么新亮点,如何回应老百姓的司法需求?新民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

图说: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接受新民晚报记者专访 新民晚报记者 张剑/摄

亮点一:以人民为中心

“报告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很大,充分体现了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叶青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理“孙小果案”“杜少平操场埋尸案”,对主犯孙小果、杜少平坚决判处并执行死刑,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体现了“生命至上”的司法理念。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特殊时期召开的,疫情以来的工作由此成为今年“两高”报告的重要内容。“在这次防疫、抗疫中,这些年来智慧法院、智慧检务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为这期间的案件办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疫情期间,仍然可以通过网上立案、送达、审理、执行,确保“诉讼服务不打烊”,满足当事人的司法需求,“或许将来打官司也可以像淘宝购物一样方便。”

亮点二:厘清法律和道德的界限

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报告中提出,要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针对近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类案件,两高报告都作了呼应。”叶青介绍,具体说来,也就是对老人“扶不扶”、对伤者“救不救”,碰到正在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追不追”等,人民法院通过对这类发生在公共空间案件的精准审判,很好地兼顾了国法天理人情,这有利于厘清法律和道德的界限,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同时,通过“老人与儿童相撞离开遇阻猝死案”等一批发生在公共空间案件的审理判决,鼓励见义勇为,跟“和稀泥”“谁伤谁有理”说不,让老百姓不需要因为他人的过错、犯罪行为来“埋单”或担惊受怕,使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可谓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好人法”。这充分体现了“把每一起案件都作为一个引领社会风尚的指向标,把每一场庭审都当作一堂法治公开课,把每一份裁判文书都当作一张法制宣传单”的司法工作新理念。

亮点三:体现对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

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是“两高”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大幅跃升,“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等与司法密切相关的指标明显提高,其中“司法程序质量”排名第一,被评价为这一领域的“全球最佳实践者”。

“要体现出法治是最佳的营商环境,就必须对市场主体平等保护,无论是国企、外企、民企,都必须一视同仁。”叶青认为,在“两高”报告中,较好地体现出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同等对待、平等保护,废除一切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比如,在民企的司法保护上,2019年,检察机关持续落实服务民营经济11项检察政策,切实做到慎捕、慎诉,并发布典型案例加强指导;对1971名依法可不继续羁押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建议办案机关取保候审等。

“通过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通过法治政府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才能让我国的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叶青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