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毅展望后疫情时代,专家:中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020-05-26 07:29:00 作者:于潇清 汪伦宇 来源:澎湃新闻

5月24日,两会外长记者会举行。这是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第七次在这一场合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5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网 图

100分钟,23个提问,即便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来到现场参加记者会的中外记者人数有所减少,但没有降低人们对于中国外交的关注,23次提问也成为王毅七次记者会中最高的数字。

以往的记者会,都是在每年3月8日妇女节当日举行,王毅也总是会以送给女记者节日问候作为记者会的开始。然而今年时间特殊,王毅的开场白也与以往不同。

王毅说道,今年的记者会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召开的,世界各国正在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借此机会,我愿首先向全力拯救生命的各国医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不幸逝去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同时,我也要向在这次疫情中给予中国理解、关心和帮助的各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谢。病毒打不倒人类,人类必将战胜疫情。至暗时刻终将过去,光明已在前方。

提问覆盖各方面,近半数与疫情相关

在这场发布会,中外记者的提问几乎包涵了中国外交与当前热点的方方面面,从中美关系到南海局势,从领事保护到阿富汗问题。

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双主席、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苏格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这场记者会是在一次不同寻常的两会期间举行的,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因抗疫要求,会议采用网络视频形式;此外,同声传译亦具信息量大、一气呵成的特点。王毅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勾画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场记者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所展现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这种源于数千年民族文化的定力与毅力,是王毅在谈论国际时事时所传递出的更具根本性的重要信息。”

当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与疫情相关的话题成为这场记者会最重点的内容。据澎湃新闻统计,23个提问中有11个都与新冠肺炎疫情直接相关,而其中最受关注的则是王毅外长对于后疫情时代的阐述与展望,以及对于“溯源论”、“追责索赔论”的回应。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此前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王毅也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世界当然回不到过去,因为历史在向前迈进。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正是在与大灾大难的一次次抗争中得到发展和进步的。中方认为,只要各国作出正确选择,坚持正确方向,我们这个世界就一定能够在战胜疫情后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王毅强调了三个“更加”,全球化需要更加包容和普惠的发展;多边主义需要更加坚定地维护弘扬;全球治理需要更加精准地改革完善。

姚瑶表示,王毅对世界大势的判断是辩证统一、一体两面的,媒体切忌偏废其一:一方面,拒绝全球化没有前途,大海不可能退缩为分散湖泊;另一方面,很重要却容易被媒体忽略的是原来的全球化存在问题,缺失了“更加包容和普惠的发展”,引发了“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弊端”。

苏格认为,疫情将对全球多边治理体系产生冲击。一方面,美国奉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推行“去全球化”,一国利益至上,以一国独家治理来取代国际治理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近年的亚太区域合作进程中,冷战思维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不断上升,而正常的经济和市场因素却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今后将在全球治理中继续发挥着应有的重要和积极作用。

严正驳斥“追责索赔论”后中国该做什么?

24日的记者会上,王毅也分别就疫情“溯源论”以及个别国家鼓吹的对华“追责索赔论”进行回应。

在回应“溯源”问题时,王毅表达了开放的态度并做了立场的明确阐释。王毅指出,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复杂的科学问题。应当由科学家和医学专家研究探索。中方对国际科学界开展病毒溯源科研合作持开放态度,这一进程应坚持专业性、公正性和建设性。

在回应“追责索赔”问题时,王毅则表达了严正立场和坚决反对。王毅强调,针对中国的这些“滥诉”,无事实基础、无法律依据、无国际先例,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对受害者鼓噪所谓“追责索赔”,为滥诉者伪造各种所谓“证据”,是对国际法治的践踏,也是对人类良知的背弃,于实不符、于理不通、于法不容。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滥诉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敲诈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恐怕是白日做梦,必将自取其辱。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汤蓓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美澳所谓“独立调查”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首先,他们这个提法是将首先报告疫情的国家做了一个“有罪推论”,直接放在被告席上。背后隐含了一个很荒谬的论点,就是中国应该能遏制住疫情而不传到他国。但不管从病毒本身的特性还是世卫组织对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本身都认为,因为传染病现在发生在跨国交通非常频繁的全球化时代,所以事实上是不可能遏制它跨国传播的。因此这种“调查-追责-索赔”的逻辑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方面,刚刚结束的第73届世卫大会通过了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120多个国家提出的一项决议草案,决定在适当时候对世卫组织等各方应对疫情工作进行评估,中方也是这一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

然而,澳大利亚外长佩恩5月18日却宣称,多国支持欧盟在世卫大会提出的涉疫情决议,显示澳提出“独立国际审议”的重要性,这是国际社会的胜利。

汤蓓分析认为,澳大利亚等国家希望推动的“独立调查”和世卫大会决议草案中提及的评估完全是两码事。后者还是从维护全球卫生安全的角度和科学精神出发,来对病毒进行溯源。这是要以科学依据为基础,随着各种新的科学发现的出现,它的调查面也会铺开。此外,决议草案也提到,这样的调查也不该在抗疫的过程中进行,而应该在事后进行。这是为了当前集中精力抗疫,避免分散注意力。这点也是很不一样的。性质、目的和时机都不一样。

汤蓓表示,下一步中国应该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公开透明的态度,及时向国际社会公开信息,在国际上要联合一些可以联合的力量,包括一些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有东盟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