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塞两国艺术家合制诵诗短视频 浪漫诗歌传递共情、友谊与梦想

2020-05-20 14:03:28 作者:吴琼 来源:东方网 选稿:王旭

《梦境》

《火,是我塑造了你的火焰》

一个是热情不熄的火焰:“火,是我用我的双手塑造了你的火焰,一切谨遵命运使然。你无声的燃烧让我的心变得温暖……”;一个是触不可及的梦境:“恋人,你站在地平线上,我摸不到你,吻不到你,我无法擦干你脸上的泪水……”。经过近一个月的策划、拍摄和制作,来自中国和塞尔维亚的两位艺术家完成了两首特别的诗朗诵,声音穿越时空,为抗“疫”中的中塞人民传递力量、温暖和情谊。 

视频中,中国演员田水和塞尔维亚演员马尔科·斯托扬诺维奇(Marko Stojanović)分别用中文和塞尔维亚语互诵两国的诗歌。他们天各一方,在各自所在的城市——上海和贝尔格莱德——面对镜头和话筒,完成了这场“隔空”录制。 

中塞艺术家“同框”

友谊之火长燃不熄

作为短视频的首批观众,塞尔维亚驻沪总领事戴阳·马林科维奇(Dejan Marinkovi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两位艺术家朗诵的诗歌之一,是塞尔维亚诗歌《火,是我塑造了你的火焰》。总领事说,在塞尔维亚,火不仅象征着爱情,也象征着生命之初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让他想起中塞两国历史上的种种美好交往瞬间,更期待双方的友谊能够一代代薪火相传。 

塞尔维亚驻沪总领事戴阳•马林科维奇。摄影:张军霞

谈及视频中另一首诗《梦境》,总领事也有特别的体会。这首感情真挚热烈的爱情诗让他联想到个人对国家的炽热感情。梦境有好有坏,好梦总能给人美好的希望。而对总领事本人来说,中国和塞尔维亚都是他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无论身在何地,想起这两个国家,他心中都充满美好的回忆和希冀。 

中塞合作,共咏美诗,彰显了两国文化交流的信心。戴阳说,文化能给予人一种特殊的力量,通过文化,人们可以感知到自己的情感。他表示,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特殊时期,中塞两国联合录制这样一个视频,也是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走出困境。 

据悉,视频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联手世界默剧组织共同策划制作。 

对于此番与塞尔维亚艺术家隔空互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党委书记、国家一级演员田水感到意义非凡:“我们用各自的语言互诵两国的诗歌,用艺术的力量传递真情,虽相隔而望,但共同传达的是一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坚定。” 

与田水搭档诵诗的塞尔维亚导演、演员马尔科同时担任世界默剧组织主席。2019年,马尔科到访上海,在上海戏剧学院为表演系的学生教授默剧表演,之后拜访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并与文广演艺集团达成合作,将共同举办2020年第三届世界默剧大会和相关工作坊、公益演出,作为上海国际喜剧节的默剧单元,促进中外表演艺术家的交流。对此,田水十分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上海国际喜剧节的舞台上相见。”

塞尔维亚演员马尔科•斯托扬诺维奇

两位艺术家朗诵的诗歌选段,也别有深意。《梦境》和《火,是我塑造了你的火焰》的作者,分别为中国当代诗人、散文家赵丽宏和塞尔维亚诗人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Dragan Dragojlovic)。2013年,赵丽宏获塞尔维亚国际诗歌“金钥匙奖”,而他的获奖诗集《天上的船》(塞语版本)译者正是德拉根。 

风雨同行,淬炼中的铁杆情谊  

塞尔维亚有一句谚语:“关系好的时候做朋友很容易,但真正的友情要到艰难的时刻才能看到。”对应中国的一句老话“患难见真情”。总领事介绍说,塞尔维亚民众非常喜欢中国,中塞友谊自南斯拉夫起一直延续到今天,两国在各自的发展历史上都遇到过非常艰难的时刻。正是基于这些共同的经历,两国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双边关系不断向前。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塞尔维亚政府和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向中国表达了祝福和声援。当地时间2月22日,卡莱梅格丹城堡举行了一场“塞尔维亚人民永远和中国兄弟在一起”音乐会,塞尔维亚副总理兼内务部长斯特凡诺维奇与数百名塞尔维亚民众、当地华人共同参与。许多人手里举着中国国旗和祝福标语,为武汉、为中国加油。

音乐会上,当地民众手持中国国旗表示对中国的支持。来源:新华社

几天后,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达契奇无惧疫情访华,这是中国发生疫情以来中方接待的第一位外长,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塞牢不可破的“铁杆之情”。达契奇表示,“塞尔维亚人民不会忘记,当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中国朋友坚守在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人民站在一起。当时中国人民不惧强权的炸弹,现在塞尔维亚人民也不怕新型的病毒,我们将与中国兄弟感同身受,患难与共。”

新冠疫情蔓延到欧洲后,人口仅700多万的塞尔维亚也被波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动情诉说:“我们对于在困境中唯一能提供帮助的人期望很高,那就是中国。我们请求中国提供一切帮助,我们甚至请求他们派医护人员来。”  

3月21日,中国援塞医疗专家组抵达贝尔格莱德。前来迎接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与医疗专家组成员“碰肘”致意。来源:新华社

兄弟有难,生死相托。自那天起,中国仿佛把塞尔维亚疫情当作“自家事”来看,除向塞方提供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还派出高水平医疗专家组,将建设方舱医院、大规模检测等“中国经验”分享给塞方。据塞尔维亚驻沪总领事介绍,在中塞双方的努力之下,塞尔维亚感染的病例数已经在控制范围内,累计确诊人数约1.1万,死亡人数仅在200左右。5月7日,塞尔维亚解除了国家紧急状态,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但为防止第二波疫情出现,整个国家仍然非常谨慎。“对于中方的援助,塞尔维亚政府和民众都非常感激。我们将永远铭记中方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总领事说,中方给予的帮助是无法衡量的,两个兄弟国家间的守望相助,体现了两国长期交往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深厚情谊。 


塞尔维亚在中国专家建议下建方舱医院。来源:新华社

疫情期间,塞尔维亚驻沪总领馆也收到了来自中国各界向塞方的抗“疫”援助。塞尔维亚政府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设立了捐赠接收点。总领事说,光是驻沪总领馆收到的援助物资,就达到了半架飞机的量,累计有数百万个口罩、防护服和医用手套。


4月3日,上海宝山大华女子篮球俱乐部向塞尔维亚体育界捐赠防疫物资

更让他感动的是,在将物资从办公室转移到物流公司的仓库时,周围的上海民众非常热心,纷纷上前帮忙搬运。总领事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他说:“那时候,第一个向我们伸出援手的就是这里的所有邻居。这是一个民族向你表达友好的一种方式。”  

(本文特别鸣谢:塞尔维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塞尔维亚语翻译志愿者Fi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