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预约旅游”黄金周,博物馆门前的排队“回形针”不见了

2020-05-01 18:26:22 作者:熊芳雨 汪伟秋 来源:东方网 选稿:费一妍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汪伟秋5月1日报道:“五一”期间上海的文博场馆正常开放。记者假期首日来到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龙美术馆等文博场馆看到,并未出现客流积压情况,实名预约制等防疫举措非常严格,前来观展的人流平稳有序,几乎不用排队。特殊时期,今年五一期间的艺术展览注定有些不同。

节前,上海博物馆开幕了“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赏石”素来是文人雅趣之一。外形各异的供石,在文人眼中是缩小的自然山。“供石展”被安排在上博四楼最小的展厅里,和其他特展相比,显得格外小巧精致。“石头的美是最难去欣赏的。”姜先生是一位大学教师,五一劳动节的下午,他选择“泡”在博物馆里,他表示,今天是我疫情后第一次来这样的公共场所,“矗立”在“小方壶”前久久不能自拔。记者看到,这件展品是由清高凤翰铭“小方壶”石和《宋坑小方壶石图轴》组成的。

市民刘小姐是一名文艺爱好者,五一劳动节她抛开工作“拥抱”了艺术。“之前在上博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有相关的预约,就决定今天来了。”刘小姐坦言,进入博物馆需要经过测温等多道“工序”,“感觉还是很安心。”

今天上博只开放了部分展厅,临时展也只有“供石展”,展厅内还有不少小朋友的身影,张女士带着女儿就在其中。“今年五一不太方便出游,就决定在本地进行游览,对小孩子来说,博物馆还是亲子首选啦。”,张女士的女儿今年一年级,在家“闷”了许久,五一假期的博物馆游也让她有更多机会认识历史,学到知识。

中华艺术宫多个大展在“五一”期间进入倒计时。其中,“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堪称全市最热的线下实体展。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市民就是专程奔着这个展览来的。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疫情形势仍然牵动着大家的心,上海的这个展览,用艺术形式记录了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趁着休息带孩子来看看,也是跟亲人相聚的好机会。“我们一行6人,4个大人2个小孩,大家也好久没见了。相约来美术馆,是我们两三个月以来第一次碰面。两个小孩子高兴坏了。五一也没有其它出行计划,就打算今天来逛美术馆,之后就宅家了。”

伍先生和朋友上一次来中华艺术宫还是2010年世博会,那时候人多,匆匆忙忙,都没好好看上一遍。伍先生说,来上海工作2年了,都没机会再来看看。今年五一比较特殊,美术馆不需要排队,就和朋友约着来了。“一晃10年,那时候来上海旅游,到现在真的在这座城市扎根了,心情很不一样。”

在龙美术馆馆(西岸馆)今天也陆续迎来参观观众,新展《不期而遇》也于今天正式开幕,由龙美术馆提供的私人收藏作品30余件,构成“生灵”“四季”“重奏”“我们”四个部分。张先生是龙美术馆的忠实观众了,之前有新展都要来打卡参观,这次也不例外。“在疫情的阴霾下,我们一直说要保持社交距离,但在展览不期而遇中,艺术家又为我们营造出遇到彼此的惊喜。这种感觉很久没有了,艺术又焕发了我新的想法。”

龙美术馆工作人员表示,在特殊时期推出这样一个展览是有多重考虑的。仍然强烈建议观众在参观时保持距离,杜绝聚集性情况的发生。此外,记者了解到,为弥补限制观众现场参观的遗憾,上海各大艺术场馆在五一期间都会推出线上导览和线上艺术讲座,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艺术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