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与中国梦丨郑元甲:感恩我的三个“家”

2020-04-30 10:46:24 来源:东方网 选稿:王旭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图们路居民区的早期归侨郑元甲荣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郑元甲是我国海洋生物研究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原国家水产部劳动模范,原上海水产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说,他心中有三个“家”要感恩。这三个“家”,在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人生道路上激励和鞭策着他,初心不忘,砥砺向前。   

郑元甲近照

郑元甲出生于马来西亚。他两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从马来西亚乘船回到了老家福建省永春县黄墘村。可意想不到的是,父亲落叶归根的愿望实现了,心安了,当天晚上就撇下妻子和孩子撒手西去。母亲撑起了整个家。更为不幸的是,抗战胜利后,被托付在国外的哥哥发高烧意外身亡,对郑元甲一家来说,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1958年郑元甲在永春第一中学高中毕业留影

家庭的变故和接二连三地受到巨大打击后,母亲就把希望寄托在郑元甲身上,不管多穷多苦都要让他读书。在亲戚的帮助下,郑元甲读完了中学。国家助学金又让他能够修完大学学业。1963年郑元甲从厦门大学生物海洋系毕业后,获得一份正规的工作,成为一名中国的科研人员。 

1962年暑假,郑元甲(前排左二)参加厦门大学民兵营在校门口留影

1963年厦门大学生物系海洋生物专业五年制首届毕业生暨老师合影,后排右三为郑元甲

郑元甲深知,一路风雨走来实属不易。母亲为了让他上学,吃尽了苦、受够了累。他暗自下定决心要把书读好,心想:“如果没有人民政府的助学金,像我这样的家境,即使个人有再大的决心,也是绝对读不上大学的。”走上工作岗位时,他又想到:“如果不是父亲把我带回祖国,我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名中国的科研人员。”郑元甲打心底里庆幸,决心好好工作,报效国家,报答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培养,报答父母亲殷切的期望。

郑元甲回忆,当时那个年代,社会政治气氛浓烈,投入科研的时间相对较少,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使科学研究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他和妻子分居两地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他便可以更专心地投入科研工作。  

改革开放扭转了我国科学研究停滞不前的局势。从80年代起,国家逐渐下达了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以水产界来说,有1980—1985年的“全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项目,有1997—2000年的国家863计划中的“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和1997—2003年的“生物资源补充调查及资源评价”等项目,郑元甲也参与其中并承担一定的任务,获得了相对较高的奖项。

因为他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曾前后十次参加中日渔业联合会年会,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十多篇著作的撰稿等;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荣获省、部级等科技进步奖20余次;获得原中央人民政府水产部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郑老说,这一切都要感恩他的三个“家”。第一个是“国家”。他感恩党和政府把他从一个贫寒农家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感恩党和政府几十年来对自己的关怀、培育。 

第二个“家”是侨联。郑元甲从2004年迁入长白街道,深切感受到街道侨联对他晚年生活给予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 

第三个“家”,是他自己的小家。感谢几十年来,妻子对这个小家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从心底里感恩她。

最后,郑老感言:“感谢祖国改革开放赐予我这么好的机遇,让我在临退休前和退休后的一段时间里活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我们长期生活在海外的早期归侨,深深懂得祖国是我们最强大的靠山,唯有祖国强大才能有华侨地位的提高啊!”  

   (点击此处进入专题) 

编辑:吴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