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这群大学生说:在基层、在军旅、在边疆

2020-04-28 15:02:11 作者:傅文婧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李宗焕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28日报道:为进一步在毕业生中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近期先后举办了“基层故事”“军旅故事”和“边疆故事”三个主题的“云职播”系列活动。12位优秀毕业生应邀走进“华理职播间”讲述了自己的基层情、军旅心和边疆梦。

绽放基层大舞台

“欢喜做事,事劳而不觉其累;良友伴行,路遥而不觉其远。”材料学院2015届毕业生张政,在服务期满后于2018年考取了崇明区东平镇人民政府公务员。他畅谈了从“三支一扶”到公务员的成长之路。项目期间,他先后荣获2次崇明区“优秀三支一扶”和1次上海市“优秀三支一扶”荣誉称号。他认为,基层是一个大学堂,也是一个大舞台,既要接“地气”又要平“心气”。

张政说:“东平镇是我的‘梁家河’,是我梦想和事业起航的地方。同时,对于热爱跑步和阅读的我来说,也是一个‘桃花源’。”疫情之下,上海市努力扩大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规模,计划推出“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岗位400个、“三支一扶”岗位400个。张政建议有意向的同学把握好国家政策,利用好学校资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早做笔试、面试准备。

“我来自西部,我渴望服务西部,我选择回到西部。”云南寻甸女孩杭天琳是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也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目前在云南省楚雄市姚安县团委从事基层青年工作。心怀感恩的她深情讲述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基层成长,以及2020年西部计划备考建议。关于工作状态,她说,有时要忙到天黑才回去,有时来不及自己做饭,直接在路边买碗炸洋芋凑合一顿。而忙碌之余,她一直坚持学习不松懈。

对于西部计划,杭天琳分享说:“就个人发展而言,参与西部计划到基层接受锻炼,不仅可以提升社会价值、磨练意志品格,还能够加深对国情社情的认识,激发个人全面发展的潜能。因为在书本里获得的知识,远不如自己扎根西部、脚踏实地工作一段时间来得深刻。特别是当真切地看到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感受到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实际差距后,那份责任感就会更加浓厚。”

人生最美是军旅

“有军人血性,方未来可期。”信息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郭金成,在校期间曾服役于上海市消防局浦东支队曹路中队,现签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海外事业部。谈及入伍初衷,他说:“我从小就向往部队那种热血的生活,用部队的话说就是‘有血性’。”入伍后,面对想象和现实的落差,他多次问自己:“当兵干什么?当兵为什么?”令他自豪的是,他最终战胜困难,坚持了下来。回首往昔,他坦言:“平时长跑蹲跳练体能只是小练,更重要的练习其实是日复一日的敏锐观察与参加救火实践,而‘新兵蛋子’的的确确需要经受住这样的磨练才能胜任往后的工作。”返校后,他锚定就业目标,积极进行求职准备,在秋招中顺利签约同样有“军队基因”的中建八局。郭金成庆幸自己选择了部队,因此获得了身心的极大锻炼。对于身处迷茫期的学弟学妹们,他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社会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管双双是个上海姑娘,本科花了6年时间读完的她,只为圆上自己的军旅梦,现已签约上海东昌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关于部队生活,曾在某野战部队从事医疗救援工作的她表示:“刚到部队还没来得急细细品味一身迷彩服带来的兴奋,高强度的训练就接踵而至。”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她从一开始叠被子需要放弃午休时间才能把被子磨出棱角,到后来2分钟内就能叠成豆腐块,并习惯了每天的各种训练和伤痛,锻炼了自己强大的毅力。重返校园后,她始终保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今年严峻的就业环境中早早收获了心仪岗位。她感言:“如果没有参军入伍,或许一生都不会领悟‘军人’的真正含义,也不会知道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也是军人的样子。即将步入社会,心中的军人形象也将继续激励我兢兢业业、奋勇向前。”

我的选择是边疆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做了。”社会学院2019届毕业生徐光鑫满屏自豪地说到。2015年,来自河南农村的他,通过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被华理录取,凭借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大学四年,他坚持饮水思源,将400多个小时花在志愿服务活动上;积极投身创新实践,曾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上海市一等奖,“创青春”全国铜奖、上海市金奖等多项荣誉。与新疆的缘分,则始于2017年帮助新疆在沪务工人员的“创青春”公益竞赛。在项目中,新疆人民的热情、善良和淳朴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毕业时,有着出色履历的他毅然选择奔赴边疆,现就职于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城区。疫情期间,他放弃休假坚守社区防控,做到了“一口清”“问不倒”。他表示:“只有把责任抗在肩上,把群众放在心里,才能经得起疫情这面镜子的照射。”对于就业择业,徐光鑫认为:漂亮的成绩单、获奖证书、活动经历等,不应只是求职面试时的敲门砖,更应成为人生舞台的垫脚石!

“爱你坚持的位置,还有足下的土地。”化学学院2019届毕业生牛文利,现就职于西藏聂拉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毕业时,为了梦想和爱情的她,跨越了5476公里和4000米高度的318国道。受疫情影响,虽然婚期推迟了,却没错过幸福。

她和李凯,一个来自宁夏,一个来自甘肃,因为高中都是受“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资助过的“珍珠生”,由此相识结缘。爱人李凯是华理药学院的2018届毕业生,也是一名退伍大学生士兵,毕业时他主动赴西藏日喀则基层就业,至今已在聂拉木县卫健委工作近一年半。在《携君共赴苦寒地,不忘初心得始终》的分享中,她谈到:“在求学期间,我受到了国家扶贫助教政策、西部计划志愿者老师、捐资助学企业家还有母校华理等多方帮助。在雪域高原,既能为建设祖国这个‘大家’出力,也能为经营自己的‘小家’付出,志同道合、梦归一处的我们现在很幸福。”关于驻藏体悟,她表示:与其说是西藏需要我们,不如说是我们更需要西藏,未来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做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