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与中国梦丨黄明子:痴情一片报春晖

2020-04-24 10:42:14 来源:东方网 选稿:王珂然

“我有两个故乡,一个在神户六甲山下,一个在东海之滨。我爱美丽的樱花,更爱傲霜的红梅。”1954年10月,对黄明子来说是永生难忘的日子,她的父亲带着全家离开日本一起回到了中国,并在上海定居。后来,黄明子听父亲说,他们回祖国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的,“这是为促进中日友好而做的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随着岁月的流逝,归国后的黄明子越发觉得,自己的心脉已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融合在一起。虽年过七旬,她依然积极为中日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回报祖国。  

黄明子(中)全家照,1953年10月摄于日本大阪

上海养育了她 

黄明子的父亲是中国台湾人,母亲是日本人。由于回国前全家都不会说中文,刚入学时,周围的语言环境很陌生,对黄明子而言,汉语简直就是一门“外语”。在担心之时,政府已专门派来一位懂日语的老师,为她以及一起回国的小伙伴们辅导中文。过年时,老师还把黄明子和同学们带到家里,包饺子给他们吃,那是黄明子到中国后第一次吃饺子。  

高中毕业后,黄明子来到了上海医疗器械厂,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充电。为了工作需要,为了应对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她上夜大、外语进修学院系统地学习日语、计算机、科技专业知识和技能。夜大学习结束后,越发受到组织的信任和器重,被安排到研究室从事科技情报翻译。黄明子十分喜爱这份工作,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1978年,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这为广大归侨提供了施展才能、更好报效祖国的机会。随着中国对外合作的开放,黄明子又被调任到对外技术合作办公室,负责对日合作,引进技术和设备,其间翻译了大量的技术文献及50余册原版期刊杂志。其中,CT技术标准的翻译及另一篇论文还获得“优秀论文”证书。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黄明子先后参与对日本东芝、日立、岛津以及日机装等公司的商务合作谈判。特别是在厂里设备进口 X 线球管时,发现有两个球管不符合使用要求,经与外商反复交涉,据理力争,得到及时调换,避免了经济损失。每每引进设备时,她都做好前期的相关调研,与同事们一起认真对待询价、谈判和定价等各个环节。因为做足了准备,她在谈判时提出的合理要求,使我方拥有较多的谈判筹码。有一次在和东芝谈判时,进口X线球管单价从15600元/套的报价到12800元/套的成交价,16 套共节约了44800 元。 

不忘祖国,不忘祖籍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在中外合资上海光电公司的签约仪式上,受上海医药局的指派,黄明子承担了当时的副市长庄晓天的日语翻译工作。1974年前,区里多次安排黄明子接待来华访问的旅日旅美华侨,让她以切身的体会介绍在华生活情况。

1985年黄明子随赴日技术研修团到日本东芝医疗株式会社接受了为期四个半月的学习(X 线数字减影装置技术),担任主翻译。这是她回国后第一次回到度过童年时代的日本,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和亲人(黄明子的母亲是在他父亲离世后又回到日本的,之后弟妹也相继都随母亲回日本定居)。那段日子,黄明子内心的斗争十分激烈,她说:“我曾想如果能在母亲身边,全家在一国一地生活那该多好,然而,上海有我的亲人和同事,我不能舍弃他们,更不舍离开我的事业。”学习期满,黄明子便随团回到了上海,回到了她熟悉的工作岗位。 

1987年黄明子回日本探亲时与母亲的合影

1987年黄明子去日本探亲,到了她的出生地神户。站立在曾经的家门街口,热泪盈眶,难以自抑。黄明子内心又一次产生了很大的波动。

然而,她想的更多的,是那些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事,还有家中一直帮助和照顾她的年迈的婆婆,她忘不了儿时美好的回忆,每逢春节父亲单位里的领导给家里送来的温情和邻居们的“亲戚来了”的亲切呼喊;忘不了在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人生活十分困难的时期,因政府发给母亲的一张“外籍证”而享受的额外照顾;她更忘不了父亲生病期间和离世时,组织上所给予的关怀和亲人般的抚慰……最终,黄明子怀揣着半年签证,婉言谢绝了母亲的要求,提前从日本回国了。 

有人问她为什么?黄明子说,答案就一个:“我爱祖国,我爱上海。是祖国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教育成才,我对这块土地,对党,对上海人有一种特殊的、深深的眷恋。”她说要留在中国,这里有她该做的事业,有事业给她带来的无限乐趣。  

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多作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引进资金,黄明子又被多次派往日本日机装株式会社培训学习和参与重要的对外谈判。1992年参与日本日机装株式会社的合资谈判,为成立合资企业进行大量相关文件的翻译和制作。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于1993 年成立了上海日机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资),还担任了该公司的董事、中方总经理。

上海日机装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销售血液透析装置及相关产品的专业性企业,产品是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性强的三类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尿毒症患者的血透治疗。黄明子和全体员工不畏艰难,走南闯北,开拓市场。之后几年,随着业绩的不断提高,市场也逐步打开了。 

黄明子一直说:“我的身体里流着中日两国人的血液,作为一名早年归国的华侨,理应更努力地为中日友好、中日技术交流牵线搭桥,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多作贡献。”在日机装公司担任中方总经理等领导岗位近20年,她曾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女职工”“上海市百佳能手”“医药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还当选为上海市第七、第八届妇代会代表。 

2003年黄明子(右三)在日本医院交流

退而不休,尽己所能 

2011年,离开了工作近20年的上海日机装,此时黄明子已65岁。但退而不休,她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人生。

日本的血液透析净化医疗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无论是血液透析的治疗率、治疗效果,还是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年数,完善的透析系统及科学规范的管理,都堪称先进。中国随着透析医疗保险的不断普及与完善,每年的透析患者数激增,透析医疗发展很快,和国外的技术、学术交流活动也频繁展开,尤其和紧邻的透析强国日本的交流活动更是不断增加。

为此,黄明子成立了国内首家从事中日血液净化技术交流的专业咨询有限公司,与日本的一些医院及医学博士、相关学会和企业建立了共同推进此业务的合作关系。通过中日血液净化技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为促进两国医疗事业发展作贡献。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爱中国。”黄明子说,要在有生之年,尽己所能,尽力参与中日学术交流活动,为祖国透析医疗的发展多作贡献,同圆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点击此处进入专题


编辑:吴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