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黑石公寓昔日名噪上海滩 今变身主题项目将向市民开放

2020-04-02 05:49:21 作者:李 芹 来源:解放网

1924年,美国人J.H.Blackstone,在上海盖了当时最豪华的公寓——“黑石公寓”。大楼拥有套房31间,不仅提供恒温游泳池、餐厅、舞厅和电梯,房间里还有冰箱、煤气,集中供暖,甚至配备专门的私人管家服务。

96载一晃而过,这处外人眼中带着神秘气息的公寓底楼一朝变身黑石M+音乐主题项目,融入在整个音乐街区中,正式向市民开启神秘面纱。

名流争相入住——据称是“当年中国最好的公寓”

复兴中路1331号,就是黑石公寓所在。

从正面看,左右对称的外立面,从下到上是依次收小的弧形阳台。之所以得名“黑石公寓”,有说因其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色石材,也有说源于建造者的名字。时光荏苒,命名的源头已无法追溯,但无碍黑石公寓成为上海诸多优秀历史建筑中一处独特的存在。

建筑正立面底层有一挑出的开敞门廊,露台下部由石雕的科林斯双柱支撑,雕砌的镂空阳台,大理石柱支撑的门廊,整体结构完美对称。主入口开敞门廊上为露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了巴洛克风格。

如果能够爬上黑石公寓的顶楼,你会在公寓一左一右,看到两幢同样有名的公寓——克莱门公寓和伊丽莎白公寓。密布着可阅读的历史建筑,这本身就是其所在的徐汇衡复风貌区的魅力所在。

时光流转回1925年,当年的报纸上刊登着黑石公寓的一则招租广告:根据房型不同,租金每月从50两到152两白银不等,相当于当时的普通人花掉一整年的收入才住得起。

难怪J.H.B lackstone会在广告中打出“中国最好的公寓”。正因为其硬件过于奢华,当时的政府下令将大楼归位“酒店”而非“公寓”,以增加其税费。

住宅问世之后,不仅成为各路名流争相入住的地方,更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社交场所。其中,最有名的应当是北洋时期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和民国才女毛彦文的联姻,每月租金148辆的36号房就是两人的新房。

一度,它被称为花旗公寓,1949年后改称为复兴公寓,但没有哪个名字比“黑石公寓”更深入人心。

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此地正式挂牌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音乐让其再生——修旧如旧,马赛克花纹再现

春日的午后,天气时好时坏,但丝毫没有阻挡人们前来黑石公寓的热情。

在被命名为“黑石M+”空间中,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黑石公寓幸福集荟店率先与大家见面。

一条马赛克贴花的长廊将黑石公寓幸福集荟店一分为二,根据原来公寓的房间格局,被分为儿童集室、灵感集室、生活集室、视野集室、音乐与艺术集室、文化集室、唱片试听室七个主题集室。

灵感集室之所以叫“灵感”,不仅因为这个空间陈列了社科、哲学、商业的书籍,还可以用来举办各种小型的社群活动、分享沙龙、迷你集市等,更是大家灵感交流碰撞的地方;视野集室的展陈品,是运营方不断地搜寻上海最棒的、最先锋的创意设计产品而来。

将“音乐”注入调性,与黑石公寓所处的街区颇有关系——公寓对面是拥有140周年历史的交响乐团,再往北则是建校93年的上海音乐学院。这片街区四处洋溢着音乐的味道。在徐汇区的规划中,这片街区的定位就是“音乐特色”。

作为业主方,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佳音告诉记者,黑石公寓的底楼曾经为办公用房,二层以上为民居,因此在对公寓底部进行修缮后,才有了此番保护性的利用。以“打造一个以音乐为基底的幸福生活方式”为宗旨,带着专业人士或普通音乐爱好者,去一个小小的音乐艺术理想世界。

“你看咖啡馆下的这块地面,本是泳游池的所在,如今通过修缮,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原来,黑石公寓底每一层的地板都是用马赛克铺就而成,每一层的花纹都不尽相同。

为了呼应整幢楼的风格,设计师们在修缮时参考了诸多历史资料,并对楼上的住户进行了走访,最后定下了底楼的马赛克花纹,做出修旧如旧的效果。

连贯商业环线——补位文化消费,联动音乐资源

“黑石M+”所处的复兴中路、宝庆路、汾阳路一带,是上海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区域,多个大型的音乐演出场馆遍布,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文化广场、上音歌剧院、贺绿汀音乐厅等演艺设施每年提供近千场音乐主题文化活动。再加之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等音乐教育机构,这一区域成为了上海音乐文化最为浓郁、音乐人才最为集中、音乐演出机构最为密集的区域。

反观这些大型的音乐场馆周边,尤其是复兴中路一段,缺少休闲文化消费场所。黑石M+,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以前去交响乐团听音乐会,都是直奔主题而去,附近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坐坐聊聊。”白领柳小姐在附近工作,也是音乐爱好者,因此对周边相当熟悉,自从黑石公寓幸福集荟店试营业,中午来这里坐坐已经变成常态。

姚佳音告诉记者,除了已经与大家见面的综合性文创空间。空间附近还有几幢老旧办公楼,根据规划,也将成为M+项目的一部分,共同打造为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客厅。

比如,原本为车库的1号楼也正在改造之中,日后将成为音乐家工作坊。音乐工作室面向音乐家开放,将音乐空间营造与音乐内容创作结合,为更多音乐机构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与1号楼毗邻的M+hotel在进行最后的打磨。“宾馆同样紧扣音乐主题,主要服务交响乐团的一些表演乐队,底层空间将会被打通,引入一些轻型餐饮,形成连贯的商业环线,使整个空间连续起来。”

未来,在这里,不仅可以在音乐家工作室和大师们零距离,也可以在欣赏完一场音乐会后,和友人驻足评论……

不仅如此,黑石M+将通过联动周边音乐资源,打造音乐爱好者及音乐类企业的共享服务平台。

“上海交响乐团的Giftshop已经入驻黑石底层书店,开发上交文创产品”,姚佳音透露,他们还将近200家文创商家与音乐资源进行对接,打造上海音乐主题文创的高地。

文脉的延续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保证历史风貌延续的前提下,对一些有故事有历史的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让这些建筑在新的时代重获新生。或许,这才是城市更新应有的题中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