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清水江,高坡蕨菜香

2020-03-30 15:42:10 来源:天眼新闻

东风送暖,草木新发。经过一冬的沉寂,伴着清爽的微风和淅沥的细雨,大地万物竞相生长。春天总是热闹活泼而向上美好的,极像一个十五六岁的清丽少女,淘气可爱且朝气蓬勃,对外界充满好奇,让人好生欢喜。

蕨菜是春天的信使,一场春雨过后,她便探头探脑地隆重登场。瞧,山坡上,蕨菜正在疯长!

蕨菜为凤尾蕨科生落叶草本植物,是时下颇受大众喜爱的一种绿色野生食材。《辞书》记载:“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野草地里。嫩叶供食用,根茎可制淀粉。全株入药,有解热、利尿作用。”

我的家乡位于清水江北岸,地势切割较大,因海拔在900米左右而得名“高坡”。

家乡的春总是姗姗来迟,总比江边来得迟到半截,以致这里的蕨菜生得晚,长得也慢,而去得也较晚。所以,高坡人在谷雨时节还能享受这般“夹春带野”的美味。

清明前后是蕨菜生长的旺盛期。每到周末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赶,一顿野味十足的“春蕨宴”是必不可少的。

雨后的天空锃亮而透明,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一派欣欣向荣。在刚造林不久的地方,一根根高矮不一、肥瘦不同的蕨菜,无规则地满山疯长,有绿色的、紫灰色的,身上布满了毛绒,蜷着的头在低矮的草丛里探伸出来。

“咔、咔、咔……”伴着吹面的微风,我扳开杂草,喜不自胜地俯下身去采摘。不一会儿,几大把新鲜的蕨菜就到手了。

回到家里,我即刻生火架锅,接着清洗蕨菜,将其折为两截,然后放进锅里焯水,同时赶忙准备下锅的腊肉。

蕨菜的吃法有很多种,干炒、做炖菜、炒酸辣椒,或能晒成干货,还可以腌泡成酸味,常年都吃得到。总之,做法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但蕨菜遇上腊肉,那真是绝配!

腊肉是用高浓度的盐水腌制烘干而成,所以在食用前务必先用大火将其皮层煮软,同时去水退咸。经过二三十分钟的大火蒸煮后,盐水逐渐退出,皮层变软,用筷子戳入即可。

清洗、煮软、切片,第一段工序结束后,砧板上肥瘦相间的肉身溢出亮晶晶的油汁,挑逗着人的味蕾。

忙活了半天,该到下锅煎炒的时候了。

“嘁、嘁……”腊肉在锅里翻炒,在温度的作用下,油汁不断煎出。接着放入适量的辣椒和其他佐料,再把煮焯后的蕨菜倒进来,锅铲碰得锅底哐啷作响,腊肉与蕨菜在相互搅合渗透,油盐佐料渗进每根菜身。

新鲜的蕨菜吸附性强,而腊肉的咸度和油汁过量,蕨菜饱吸腊肉的咸味和油汁后,这才使得二者互补并达到均衡状态。这也许就是蕨菜炒腊肉的微妙之处吧。

锅里的油水“滋滋”作响,散发着野味与家味合为一体的香气,萦绕在火塘上方,老远都能闻到。

“开饭咯!”一声吆喝,全家人都抢夹着蕨菜。蕨菜入口,清爽滑润,唇齿留香,一家人晚餐时光的其乐融融,就在腊肉和蕨菜的氤氲中蔓延开来。

“明天还是腊肉炒蕨菜啊!”几杯米酒后,父亲意犹未尽。

当下,“春来吃蕨菜”逐渐演变成农村人日常生活的一个普遍场景。每年开春,“春蕨宴”家人最喜爱的野餐,这也是农村能零距离贴近自然,并与其融合共生的专利吧。

听母亲说,蕨全身是宝,它长出来的茎叶能吃,地下的蕨根也是一种原生态食材,蕨粑就是由蕨根经过五六道工序提炼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农家美食。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吃法在变,蕨菜的价值也在变。它为农村人带来舌尖上的满足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物以稀为贵,近年来,蕨菜已变身为一种特色食材,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香饽饽”。因为是一种季节性“山货”,经过妇女们手摘背驮,被冠上“野生”“绿色”“原生态”等名号后摇身一变,走出大山,走俏市场。

蕨菜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土地里长出来的精灵,属于春天,也属于农村。庆幸的是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不管城乡如何快变,来年又能率先享受到第一茬新鲜味美的春蕨。

文/王芳焯

文字编辑/舒畅

视觉编辑/彭芳蓉

编审/李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