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铠甲战新冠 援鄂抗疫天使心——记护士长李冬梅

2020-03-30 10:55:45 来源:东方网

人物小传:李冬梅,女,1994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副主任护师,现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骨伤诊疗部护士长,曾获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优秀护士长称号。

抗疫感言:微光能汇聚起炽热的光芒,照亮患者回家团圆之路。

李冬梅作为上海市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除夕之夜便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担任北三重症病区护理组长。她也是电视屏幕上报道的,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连续工作9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双手被汗水浸得发白的那位护士。

支援武汉,我是最佳人选

在小年夜那天,李冬梅听说需要有医务人员报名去武汉支援,于是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就参加报名。她说:“我是党员,又是护士长,女儿也读大学了,后顾之忧比较少。科室其他人都是年轻人,我不去谁去?我在SARS发热病区工作过,又去过汶川灾区现场,有工作经验,心理素质比较过硬。去武汉,我是最佳人选!”大年夜,正在值班的她收到通知,要求当晚集结出发。来不及整理行李,来不及回家,在赶往武汉的飞机上,她和医疗队员们一起吃了一顿特殊又难忘的“年夜饭”——飞机简餐,凌晨4点多,星夜抵达武汉。

其实,8年以来,李冬梅一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过除夕。担任病区护士长8年,每天早上7点钟,她都会准时出现在病房;每年除夕夜,她都是在病房里度过的。今年除夕前,女儿提醒说:“妈妈,自从你做了护士长,一次也没有陪我和爸爸吃过年夜饭!”面对女儿的委屈,她微微一笑:“妈妈也想陪你们呀,可我的职业性质特殊,24小时在岗,全年无休。总有人是在岗位上过年的。我上班,就可以让其他护士陪家人过年。”女儿看着妈妈,眼睛里有一丝埋怨,更充满了心疼和关切。

为了同胞,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1月28日,大年初四,李冬梅作为当班责任组长正式投入战斗。北三重症病区是一个简易的ICU病房,收治危重症病人,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人工肺和高流量氧,这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三级防护。

李冬梅一边紧张有序地进行“战斗”前的各种准备,一边参与“战斗方案”的制订。她带领护理人员熟悉医院的电子系统、规章制度和护理的各项要求,掌握当地护理书写、上药、医嘱单的核对等流程,反复演练防护服的穿脱。病区一名护士至少要管4个病人,刚入驻病房时,每个班要上8小时,中间不喝水不吃饭,否则一上洗手间防护服就作废了。数小时工作下来,往往身上汗水和防护服粘在一起,至少要20分钟才能脱下来。而病区为了空气流通,防止交叉感染,还要必须开窗。虽然晚上气温都是在零度以下,但她穿着防护服、加上紧张的工作节奏,下来之后仍然是汗流浃背。

有些患者在隔离区,见不到家人,情绪焦虑绝望,戴口罩交流不方便,李冬梅就用手势和他们沟通,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有些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病情随时发生变化。因为没有人陪护,所有的基础护理,说得通俗一点,吃喝拉撒都是护士完成。不仅要治疗护理,还要担任搬运工、清洁工的角色,物资补充搬运、清扫倒除垃圾也都是护士完成,所以工作量非常大,很累!一个班下来,累的腰酸背疼。可是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住,保护好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每一个在生死边缘抗争的患者。因为他们是我的同胞,我的兄弟姐妹。”李冬梅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从汶川到武汉,危急时刻冲锋在先

在援鄂的护理人员中,李冬梅是相对年长的,45岁的她有着20多年党龄,26年临床工作经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工作中的李冬梅,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快”和“爽”。语速快、走路快、动作快。做事雷厉风行,说话干净利索。在困难面前,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我是党员,我先上!而且语气坚定,显出一副当仁不让的豪气。在荣誉面前,她总是断然拒绝:我是党员,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分内的事。职责所在,使命使然,我必须冲上去,没什么好说的。2003年SARS肆虐,她第一个报名冲进发热隔离病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作为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首批医疗援建队中唯一的一名护理人员,她投身汶川地震救灾三个月,6月的蜀地酷暑难当,住帐篷板房、吃食堂大灶,穿梭于各个乡镇﹑村卫生站﹑在安置点开展临床“三基”培训、农村巡回医疗服务……她全情投入,并荣获浦东新区灾后重建“优秀党员”称号。

平凡岗位,专业技能样样过硬

作为病区护士长,她不仅业务过硬,科研教学同样出色,以第一负责人主持浦东新区卫健委课题1项,参与课题3项;发表论文13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项;2项发明获浦东新区中医药发明优胜奖;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任务,担任承德医学院和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带教老师,并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她的倡议下,科室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她第一个捐款,为夜间急诊入院的患者免费提供生活用品,有些外地的患者没有家属陪护,她也会给他们提供很多方便。她处处想着病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借助信息化平台,打造智慧护理病房,让护理工作更安全、高效,依托区域医联体的平台,率先建立出院患者家庭康复随访制度,开展电话及上门回访服务。建立“妙手护骨”微信公众号,把自己的手机号公示给患者,24小时在线提供咨询和解答疑虑。一位在家长群接受康复指导的患者在感谢信中写到:李冬梅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她是我见过的最具爱心、最有耐心、最真诚的护士长。

李冬梅,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用言行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用行动书写着白衣天使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