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返京人员转运隔离观察全过程!记者现场探访

2020-03-19 12:38:0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当前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从3月16日 开始,北京市开始对所有境外返京人员进行集中隔离或者是居家隔离,并要求各区各相关单位要形成严密无缝的管控闭环

按照管控要求,境外人员下飞机后要进行机场检疫,如果没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将会乘坐机场大巴到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也就是新国展进行临时集散,各省在新国展设立了工作区,会有工作人员进行接洽,并登记信息,之后会合理安排行程,将乘客送回目的地进行隔离。

新国展在整个转运闭环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集散中心,也是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重要关口 。如何保障关口不失?在北京入境人员的行踪能否完全掌握?

此次集散地征用的场馆位于新国展最北端 ,从3月10日开始启用,起初只是日本、韩国、意大利和伊朗疫情高危四国入京人员的集散点。3月16日零时起,所有入境进京人员原则上都会由机场大巴统一转运至新国展。

记者来到了北京转运工作大厅看到,北京市16个区和开发区都在大厅设置了工作台,在新国展的工作人员都是全副武装,防护服、护目镜、手套、鞋套一样都不能少 ……

完成信息登记——安排车队转运

入境旅客——入驻观察点

全程闭环管理

而记者想进集散大厅也需要做好严密的防护工作,对于不熟练的人来说,光穿防护服就得需要二十分钟。来到新国展的入境人员也都戴着口罩,有些人还穿了防护服、戴了护目镜。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集散大厅秩序井然,并不拥挤,等待区设置的座椅也相隔都在一米以上,减少了交叉感染风险。

记者: “咱们现在这里具体做什么工作呢?”

工作人员: “现在做信息录入,就是看他们是集中隔离,还是居家隔离。”

在集散大厅的入口处,记者发现了一张入境人员情况信息表 ,每一位目的地是北京的入境旅客 都被要求填写这张信息表,其中有一栏为在北京是否有单独房间?东城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涉及到入境旅客能否申请居家隔离,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居所将会被送往宾馆集中隔离观察14天。

工作人员:集中隔离的一般很快就可以送到酒店,居家隔离需要向街道跟社区核实 。我们把相应的信息登记好,然后发给街道、社区、还有向当地的卫生部门、公安部门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居家条件。”

负责海淀区转运工作的海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东川介绍,旅客完成信息登记后,他们将安排车队转运入境旅客,而从旅客下飞机到入驻观察点,全程都是闭环管理

张东川: “从首都机场分流人员之后,通过机场的巴士,把所有的人员运转到新国展的分流大厅。我们会把相应的人员转移到场外的运送的车队上,车队定时大概是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从新国展运送到我们各个街镇的相应的隔离点。”

选择集中隔离点

回国人员以归国留学生为主

东城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目的地是东城的入境旅客大部分都是中国籍,其中以归国留学生为主

工作人员: “我们这儿基本上是以留学生为主,还有春节前探亲团或者出去和孩子团聚的回国人员。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也有零星外国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归国人员都表示,鉴于所在国家疫情防控态势不容乐观,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国 。一位从澳大利亚归来的留学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澳大利亚疫情还没有全面爆发,但他还是觉得回国更放心。

澳大利亚归来留学生 :“我觉得还是国内可能相对更安全一点,澳大利亚各种措施没有国内做的这么全面。”

为了此次行程,他购置了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防护装备,还做好了机场拥堵和转运手续繁琐的思想准备。

澳大利亚归来留学生: ”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夸张,机场出来时候还好,我出来的时候就拿行李,然后直接填个单子就出来了。目前申请的是居家隔离,但是看怎么安排。我目前等了一个小时,觉得还好,没有很慢,工作人员办公都比较积极。”

一位辗转30多小时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说,他马上就要坐上转运车去集中隔离点了,此时,距离飞机落地还不到四小时。

记者: “您是从哪回来的?”

英国归来留学生: “从伦敦回来的。我机票被取消了好几班,最后买到了,整个过程还是挺顺利的,我差不多到现在落地三个半小时,现在马上就要排上。我有固定的居所,但社区申报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就说集中隔离也不差。”

入境人员增多

转运进行“24小时的保障工作”

负责海淀区转运工作的海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东川介绍,3月16日之后,每天从新国展转运至海淀的人员约为300人,由于入境人员不断增多,目前海淀在新国展内负责转运工作的人员增加至五组,实行4班倒以保证24小时人员在岗

张东川 “这些人员不是集中来,是24小时随着航班的到达就随时就来,就要求我们整个体系从新国展进行分流,运送到街镇,接下来再进行运送到社区,整个所有的环节里边,都要进行24小时的保障工作。”

乘坐航班从境外到达北京的旅客,在新国展经过分流之后会转运到各个区的指定酒店,开始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也就是通常说的“隔离” 。昨天(3月18日),记者到北京海淀区的一家酒店观察这里的环境和隔离生活。

海淀区这一处集中医学观察点,酒店外面加装蓝色的金属围挡,有保安看守。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派驻现场的负责人陈麓介绍,这里已经住进来自多个国家的入境旅客,其中大部分是华人

陈麓: “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爱尔兰,还有印度。”

这家酒店2月中旬被政府征用,3月10日开始接收需要隔离观察的入境者。白天入境旅客从首都机场到新国展分流,下午开始到夜间是转运到达隔离酒店的高峰时段,工作人员要24小时轮班值守,提供服务保障,还安排了翻译和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条件不同,酒店价格每晚300-400元,餐饮每天100元左右,结束隔离时付费

护士为搭载境外旅客来隔离酒店的大巴消毒 | 图自受访者

这家酒店总共100多个房间,截至昨晚(3月18日),已经住进50多名入境者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变化,每顿饭送餐的份数也要随时更新。

送餐提供多种口味

生活基本需求得以保障

晚餐配送

供餐单位可以提供清真餐,也会尽可能照顾外国人的口味。房间里还准备了饮用水等生活物资。

陈麓: “每屋准备了一箱矿泉水,是酒店的存货,基本上用光了,在准备下一批的进货。”

被隔离的人也可以点外卖、网上购物,或者请亲友送物资。曹先生在大风天为被隔离的女儿送来几包东西。

曹先生 :“水、日用品、水果……她从美国回来,学校停课了,宿舍都住不了。”

被隔离者不能离开自己的房间,这些物品在酒店大门口由工作人员代收,清洁消毒之后,分别送到他们的房间门口 。工作人员这些天同样不能回家,也有他们的亲友来送物资。

保安为收到的物资喷洒消毒液

保持环境干净

开启无接触送物资隔离生活

在酒店内,专门分隔出不同的区域,从工作人员的生活区进入被隔离者居住的楼层,需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双层手套、护目镜等全套的装备,返回的过程就要经过缓冲区的几次消毒 。隔离的楼层,走廊上铺了彩条塑料布,每个房间门口有指定放置垃圾的地方。

工作人员为被隔离者送物资

工作人员: “消完毒了,垃圾收走了,环境干净了,我们才能给大家送饭,在每个门把手上挂好了,然后敲门,每间房出来拿饭,一间房一间房出来,不同时出来。垃圾也要定时定点地收,一天三次。”

全身防护的工作人员,在送物资的时候不和被隔离者直接接触,门里门外说话相隔几米远

工作人员: “8325房,开门,戴好口罩往里站,这是您的东西。咱多通风,多喝水。有什么事儿您打值班室电话。”

记者: “住得还习惯吗?”

于先生: “住得挺好,吃得都挺好。

住在这间房的于先生是北京一所大学的特聘教授,每年三月都从美国回来讲课。学生为他和妻子买了食物和热水壶。夫妻俩被安排分开居住,并且不在隔壁,而是同一层楼的不同方向,工作人员特别提醒他们不能离开房间去串门,要传递物品也得交给工作人员帮忙。

但也有特殊情况是两人一间,这是艺术体操教练陈女士和她十岁的学生。她们出国比赛交流,因为疫情影响了回程。陈女士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她和学生心态放松。

陈女士: “我相信如果是一个人在一个房间会憋闷一点,但是毕竟你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里,每天这边的工作人员定点给你收垃圾、给你送饭……我衷心地希望所有遇到隔离的人,大家理解一下这些工作人员 ,真的。隔离一下,大家也安心。”

学生在房间里铺上瑜伽垫,坚持练习,还要上各种网课。

陈女士朋友圈截图

陈女士: “小朋友经常早起要压腿,活动活动,然后到点儿还得上个网课,海淀的小朋友,学习负担很重的。我跟她妈妈每天很频繁地通话,我说你把她该上的网课全给她这14天搞定,什么数学、英语、校内的、校外的……趁这个出不了门的时间。”

隔离期间,网络需求早准备

海淀区卫健委派驻这家酒店的负责人陈麓介绍,被隔离者对网络的需求,他们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

政府准备的外语版隔离须知

陈麓: “先后两轮,对房间布局、物资配备都做好了准备,安全进行统一的测试。这个网络情况也是把网速提高。”

不但有学生在这里听网课,还有老师在这里讲网课。L女士是北京一所学校的外籍教师,去美国休假之后返回北京,昨晚入住的时候也关心今天的网课有没有网络条件。

完成登记之后,工作人员把她送到房间。她表示理解集中医学观察的要求,也感谢大家辛勤、努力的工作。

工作人员带领L女士入住

L女士: “Thank you for all your diligent and hard work,taking care。”

总台央广记者:白杰戈 谭朕 孙永 刘天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