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前行丨淮剧名家“云”教课 戏迷隔空得真传

2020-03-11 14:38:19 作者:王永娟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3月11日报道:一部手机用来直播,一台电脑用来伴奏。一师一徒,戴上口罩,在宽敞的会议室里,面对广大线上网友,淮剧经典唱段就这样传授起来。

疫情之下,为配合疫情防控大局,上海的文艺院团都对演出按下了“暂停键”,然而,演出暂停,并不代表着人就休息了,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云课堂”“云练功”“线上戏迷互动”,这不,上海淮剧团把这些都安排上了。

昨天下午,在上海淮剧团会议室里,一个小小的直播教室让人瞬间从传统进入现代。精心制作的背景板充满戏曲元素,“申淮角技”四个字直陈直播主题。“我们的主题就是把淮剧名家的授课过程搬到网上,通过师徒传授,让更多戏迷能近距离跟随名家学习经典唱段,深切感受淮剧魅力。”上海话剧团演出推广部章聆轩告诉记者。

从疫情开始,上海淮剧团的抖音号就发挥了大作用,不仅有演员在家练功的视频片段获得了大量点赞,“云课堂”又为其积累了不少粉丝。和许多戏迷通过录音、视频学习经典唱段不同,名家教学的现场点评的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在唱腔上,在道白、语气、情绪表达上,都在“传承”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

“一马离了西凉界……”,昨天下午的名家云课堂,在青年演员杨成洋唱词中开场。杨成洋嗓音条件好,一曲《武家坡》也已经练了一些时日,这一句唱词在戏曲小白耳中,已然是荡气回肠。然而,在老师赵国辉听来,却依然有许多不足,“你要注意这句的运气、运腔、节奏”“你这个‘马’字的尾音有点不太清晰”“最后一个‘界’字你要继续送出去”……

赵国辉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有三十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他告诉记者,因为这次疫情,自己第一次“触网”,但却感受到了网络的魅力,“有我们的忠实戏迷,也有许多年轻人,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上课’这种形式,把多年的积累教给学生,让他在唱腔、吐字归音、运腔等方面,表现更加到位,同时,也希望能通过网络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广大戏迷。”

在授课的过程中,赵国辉尤其注重学生的吐字归音。他表示,之所以选择《武家坡》,不仅因为其经典,而且还因为其既有唱段也有道白,包括演唱技巧、情绪表达、面部表情都在里面了。因为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唱念做打舞,样样不能缺,而且,每一句道白都能反映情绪,要参透演员的心境来表达。在直播中,赵国辉告诉学生,戏曲发音讲究个字正腔圆,不能音裹字,就是听起来唱腔是对的,但听不清楚唱的是什么。需要每一个字都发音到位,不能拖泥带水,不能含混不清。“以前的老一辈艺术家登台演出,没有扩音器这种东西,但是照样可以清清楚楚地把每一个字都送到剧院的最后一排。”

赵国辉还把戏曲的练声、吊嗓比喻为打磨机器的零部件。“要经常练,一台机器要运转的好,需要每个零部件都恰到好处。而经常练习,把每个音都唱到位、练通透了,在真正表演的时候才能到位。”

“今天的直播还是挺有挑战性的。”学生杨成洋在一堂课后,表示自己汗都出来了。毕竟跟平时上课不同,这次不仅要面对老师,还要面对广大网友,自己学得好不好,他们也是评判员,因此自己也是加倍努力。

杨成洋说,疫情期间,虽然不演出,不到剧院里练功,但自己在家也经常吊嗓,并且会把视频传到上海淮剧团的抖音号上,“云练功”。“毕竟舞台表演,丝毫马虎不得,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不过,杨成洋也表示,戴着口罩唱戏太不舒服了,一吸气,口罩就会贴进来,影响到呼吸和调息。杨成洋说,自己现在就盼着疫情能快点过去,摘掉口罩痛痛快快跟老师学戏。

据了解,上海淮剧团的“名师云课堂”节目将在3月的每周二上、下午各举行一场,刚刚过去的周二分别是张华、赵国辉老师主讲,接下来还将有张闯、王萍、徐良玉、邢娜、梁伟平等分别在线教唱《扫松下书》《牙痕记》《五台会兄》《莲子》《卖油郎独占花魁》选段。


}